顾易同样也在默默注视着这一切,心中对于这一仗同样也很期待。
在原本历史之中,虽然李世民打赢了这一仗,但亦是未能尽的了全功,最后彻底灭了高句丽还是唐高宗李治时期。
其中的各种因素有很多。
李世民在当时同样也是动用了水军的,只不过其中差别是水军畏惧大海,各种史册之中都清晰的记载着登船之时,将士们会感到畏惧。
虽然最后登陆成功,但也很大程度的影响到了唐军的战斗力。
再加上粮草补给线实在太长,以及冬季将至。
最后才不得不退兵。
但如今则不同了,大唐的航海业已经开始有了萌芽,这要远远超出原本的历史。
这能让大唐的补给线拉近许多。
届时不仅仅可以影响到战局,还可以告诉天下人海上贸易的可行性!
这绝对是一个关键的节点!
整个朝堂,四方运动。
顾氏子弟们同样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在如今的天下,对于航海业最为向往的家族绝对是顾氏,每一个顾氏子弟对于这一仗都跃跃欲试。
第十九代子弟已经陆续出世了。
这一次的大战,对于他们所有人而言都是一个机会。
当然,自是不可能所有人都去冒险。
哪怕就是要参战也是跟随中军,最后唯有顾靖选择随海军出征。
其实按理而言不应该是他。
他可是顾泉的嫡长子。
不仅仅是顾氏族内的长辈不愿答应,就连李世民也不愿意让顾靖前去冒险。
他早已看出了顾靖的才能。
这是他想要留给大唐后世之君的。
但顾靖的态度却是十分的坚决,亲自去见了李世民,向他说出了昔年他与顾泉配合之事。
他不想丢顾泉的脸。
哪怕是真正要承继顾氏,于大唐庙堂之上,他也想自己立下功勋。
——他不愿做无本之木!
唯有自己立下功勋,才会让所有人信服。
李世民沉默良久,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贞观二十年,正月。
是夜,大明宫。
月色如洗,群星璀璨。
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李承乾缓缓步入的身影。甫一入殿,他便垂首趋前,至御座之下,深深一揖:
“儿臣,拜见父皇。”
空旷的殿宇中,唯余父子二人,静得能听见烛芯噼啪的微响。
李世民的目光始终凝在这个儿子身上,从头顶至足下,最终,那视线重重地落在了李承乾微跛的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