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馨苑。
唐玉宣站在水榭边,看着池中锦鲤悠然游弋,她的心情却如浪潮翻涌。
梅蕊静立在一旁,汇报着外界风起云涌的舆论态势。
“公主,如今市井之间,群情汹涌,皆言郑家之恶,要求严惩。
郑公策派人散播的混淆视听之言,几乎无人采信。”
梅蕊的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振奋。
唐玉宣玉手拈起一小撮鱼粮,轻轻撒在水面。
一群鱼儿争相游来。
唐玉宣淡淡道:“民心可用,但亦需引导。
李长风此法,可谓釜底抽薪。将真相裹挟着的预言玄学的神秘外衣抛出,不仅传播速度更快,而且更加直击人心。
比我们直接上本参奏效果强了何止百倍。”
“正是。只是……公主,如今人犯已被刑部提走,我们与左相却迟迟不在朝堂发声,卑职还是担心……夜长梦多。”梅蕊忧虑道。
唐玉宣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运筹帷幄的笑意:“梅蕊,你可知为何我与左相皆按兵不动?”
“卑职愚钝,请公主示下。”
“郑公策树大根深,党羽遍布朝野,他能暴发出的能量,实在难以轻易撼动,连父皇都要忌他三分。
若我们率先发难,他便可发动力量,在朝堂之上与我们纠缠拖延,甚至反咬。届时,案件审理陷入僵局,时间一长,舆论热度下降。
他们便有无数机会暗中操作,找人顶罪、毁灭证据。我们看似没动,实际上早就发起了进攻。更像是在……以退为进!”
“以退为进!”梅蕊点头,若有所悟。
“我们不动,才能让民间舆论持续发酵,直至顶峰,形成滔天大势。任何人也不可能按得住,除非把全天下人都杀光。
到时候,父皇和满朝文武都清晰感受到,此案已非简单的刑案,而是关乎朝廷威信、民心向背。届时,任何试图包庇、拖延的行为,都会被视为与天下民心为敌。”
唐玉宣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李长风将人犯归还刑部,看似退让,实则是将一块烧红的烙铁塞进了郑公策手里。
他拿着烫手,却又不敢轻易扔掉。同时,也当不至于主动把事情掀起来。到现在为止,很多人都知道了案件的详情,却只有陛下还蒙在鼓里。
我们不动,他反而会疑神疑鬼,猜测我们还有何后手。压力之下,他们很可能便会行差踏错。
只要他们动了,无论是杀人灭口,还是强行压案,都会给我们留下更大的把柄。”
梅蕊恍然大悟:“引蛇出洞,后发制人!公主与左相,是要等一个一击必中的时机!”
“不错。”唐玉宣点头,“左相那边,想必也是如此考量。施元恒隐忍多年,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求致命。
如今风向已然明朗,我们只需静观其变,让这风……吹得再猛烈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