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做不到刘玄德那般动不动含泪示弱,却真正做到了言行举止一致——
笑的时候,笑意是从眼睛里漫出来的,不是嘴角敷衍的弧度。
身边的人,除了愚忠的王承恩,哪个不是人精?
他们边干活边悄悄观察,暗自琢磨主子是不是在伪装。
可没人能做到时时刻刻装腔作势,还一装就是两年,日子久了,谁都看得出这份真诚是装不出来的。
说起来也有意思,曹化淳就特别喜欢主子的眼神:
看威龙时满眼宠溺,看他们这些下属时则带着亲切,像对待自家人一样自然;
可真遇上皇后贵妃,眼神反倒会下意识躲闪,那分明是年轻人的害羞,半点帝王的架子都没有。
也亏得朱有建年轻,不然像高宇顺、曹化淳、王德化这些人精太监,还有鲁有林、方正化、韩赞周他们,怕是真要把他当亲爹一样侍奉了。
毕竟对这些见惯了虚与委蛇、刻薄寡恩的人来说,一份不掺假的真诚,比千言万语的“圣恩浩荡”都更能暖人心。
主子眼里的清澈与实在,就是他们死心塌地追随的底气——
跟着这样的人,哪怕前路有险,也知道背后有人托底,不必担心哪天成了“卸磨杀驴”的牺牲品。
就像此刻刘二逄和张真至对着“大明界图”落泪,旁人看着觉得魔怔,他们自己却清楚:
这份激动里,一半是对天意的敬畏,另一半,是对这位“眼神清澈、言行如一”的主子的坚信——
跟着他,真能看到大明强盛的那一天,真能实现“一个都不少”的承诺。
现代研究人性的丛书里,别以为那些讲“做局”“算计”的书才是主流,真正颠扑不破的真理其实就一句话——
真诚是必杀技!
朱有建对身边人的祈愿,是认真且诚恳的:
他盼着他们好好活着,因为只有他们活着,自己才能更安稳地活下去。
对太监们如此,对卫兵如此,对快应队成员亦是如此。
相信等快应队成员阅历渐长,再回头品味乾德皇帝这份不掺假的真诚,定会有更深的感触——
比起虚情假意的笼络,这种“你活好,我才能更好”的实在,反而更能让人安心追随。
圣皇团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悄然成立的。
最初以太监为核心主导,未来或许还会吸纳更多狂热的圣皇信徒,比如那位被视作“神子”的人物,如今已是准圣皇团成员,只是还未达到应有的觉悟。
其中感悟最深的当属高智成。
国破家亡的他,在宗主国大明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他深深爱戴干爹,更打心底里尊敬圣主皇帝。
在他眼里,圣主的眼神里总有怜悯与宠溺,这份感情让他无比迷恋,甚至自封“威龙二号”——
威龙能排第一,只因常伴圣主左右;
他排第二,不过是因为不常在圣主身边,在他心里,这份区别之外,圣主的关爱并无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