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王瑾嗤之以鼻,他不仅要灭了出云国,你们这些剩下的小虾米一个也跑不了。
他是不会接受朝贡的,根本没有意义,在宗主国强盛时,小国的朝贡无关紧要,而在宗主国弱势时,他们又会跳反,留着他们有什么用?
只有将他们的国祚终结,文化湮灭,才能永远的时机纳入掌控。
尽管会耗费许多人力物力,但是王瑾认为这都是值得的。
能永久的为子孙后代占据领土就是好的,现在的人可能用不到,但是后代们不见得用不到。
就像前世中没灭了小日本的大唐,没彻底把中亚吞下去的大汉,以及给女真喘息之机的大明,都没想到会给后人造成多大的灾难。
读书的时候,王瑾还想过,那些皇帝都是傻子吗,打的过咋不灭了他们呢,留着遗祸后世。
等他如今掌权后发现,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对国库的消耗是相当恐怖的。
在收益与付出不成正比的时候,发起战争将会全是阻力。
他要在他这一代,尽可能的把后人要打的仗都打完,留下一个威伏四海的强盛帝国。
他不会犯前辈犯过的错误,他要把这些以后可能是中立国或者敌国的地方全变成自家都是后花园。
哪怕是贫瘠之地也不放过,都是人,没道理蛮夷能生活的地方,他的子民也能在那里活下去。
随着出云国国都的陷落,国王被生擒至王瑾面前。
面对王瑾,年过六旬的出云国国王愤慨不已。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王瑾要这么做,难道这个年轻的皇帝就不怕被人指责吗?
心中的疑惑与灭国的愤恨让他忘记了恐惧,直接开口询问。
“大汉皇帝,请问你为什么要攻打我出云国?我们从未对您有过冒犯!”
“传出去您不怕被天下人唾弃吗?不怕天下人耻笑吗?”
“届时周围番邦群情激愤,又该如何?”
闻言,王瑾并未动怒,反而饶有兴致的打量了一下,这个衣着服饰乃至语言都与中原相差不多的蛮夷国王。
“唾弃?耻笑?朕,不在意这些。。。”
“周围没有番邦了,不就没人激愤了吗?”
在他之前的君王或许会在意那些东西,但是王瑾却不在意。
正如他从未有意阻止史官给他着的起居注。
他坚持认为自己做的就是对的,留给后世辽阔的疆域和领土,绝对是正确的选择。
他的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王瑾口中的淡漠之语,瞬间让愤慨的出云国国王蔫了下去。
继出云国之后,东海,南海等小国,相继被扫灭。
当这些政权被覆灭之后,王瑾开始了他计划的第二步,分割。
王瑾将异国领地大肆封赏给了战争中建功立业的将士。
无论是世家大族还是寒门出身,亦或者是普通百姓,一律重赏。
如出云国等地,别人不知道,但是这些亲手将他们覆灭的将士却知道,这些地方并不贫瘠,出云国国都,建设的可比很多地方的首府都要繁华。
所以他们对于王瑾的赏赐很满意,一个个感恩戴德。
而有了土地财富,他们自己就会想办法召集家人亲眷,前去充实新开辟的疆域。
哪怕日后这些疆域失控,总得来说肉还是烂到了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