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靼剌大军逼近北关,北关告急!”
在司徒承基阴沉的目光中,顾戎轩微抬起头,望向泛白的天边,心中微叹口气。
这天,终于要变了。
作者有话要说:渣太子啊,你好狠的心呐……
114
114、大军压境 。。。
“禀单于,大军已到了北关之外驻扎,三王子遵照单于命令,按兵不动,请单于示下。”靼剌探子赶马奔回王庭,向靼剌单于禀报军情。
靼剌单于正津津有味地喝着羊奶,闻言哈哈一笑,道:“传令下去,围住北关,不要轻举妄动。”
那探子领命去了。单于又喝了口羊奶,向一旁的俊秀少年露出黑黄的大板牙,笑道:“顾公子果然守信,我靼剌大军压境,北关守将竟按兵不动。”
被唤作顾公子的少年盈盈浅笑:“若无把握,在下又怎敢安坐单于王庭?”
“哈哈哈哈,好!”单于一口喝干了羊奶:“靼剌与你中原皇族有约定,每逢新君即位,便出兵犯关,各凭本事厮杀,但有伤亡,自行清算,权当练兵。顾公子说中原皇帝死期已近,本王还不大相信。谁料方一出兵,那皇帝果然死了。”
少年笑道:“皇族丑闻,让单于见笑了。”
靼剌单于摆了摆脑袋:“本王却不明白,公子要本王出兵北关,究竟为了什么?”
“为了帮一个人夺皇位。”少年如实答道。
单于欣赏于少年的诚实,闻言笑道:“出兵北关并非难事,但公子的要求,却有些难办了……公子不若告诉本王,本王这样做,可以得到什么好处?”
“和平,”少年道:“至少二十年的和平。中原的太子野心勃勃,一旦巩固了权位,必将挥兵四夷,而靼剌,将首当其冲。北方草原已近两百年不曾与中原正式开战,若太子得了天下,则草原再难安宁。”
“公子何以肯定,你效忠的那人做了皇帝,不会对靼剌开战?”
“在下敢以性命担保,在她有生之年,决计不会对靼剌用兵……除非贵国先行开战。”少年信誓旦旦。
“本王要你性命何用?不过你手中既有当年的信物,靼剌又欠中原皇族一个承诺……此番本王便信你一回。”单于道:“不过在此之后,靼剌与中原再无拖欠。”
“从此以后,靼剌如何发展,是战是和,都由单于说了算,与中原再无瓜葛。”少年肯定地道。
“好!”靼剌单于哈哈大笑,面上露出真正的欢欣:“有你这句话,本王就放心了。”
少年站起身来,掀帘出了王帐。冷风吹在她面上,令她微微缩了脖子。
靼剌大军压境,北关军对抗不力,损失惨重,朝廷必将派出军队增援北关。若所料不差,司徒承基定不舍将亲信军队派出,那么前来北关的,必然是龙武军屯扎洛阳的那二十万大军。苏毓先前与龙武大将军张既已有约定,他纵然不会公然支持司徒景明,也决计不会掺和到其中。
想到这里,她禁不住一叹。
事实上,张既在上官皇后那册子中榜上有名,起事之日,他若与西来的军队前后夹击,定是势如破竹,以最快速度攻到长安城下。然而……她曾暗自立誓不照上官皇后铺的路走下去,那么这条路便注定坎坷难行。
她曾想过大开北关,引靼剌军直杀长安——但考虑到可能有的种种恶果,她还是放弃了这种念头。
如今只有用龙武军换北关军,南下袭击长安,方为上策。
有时候想想,她真是自找苦吃。大好的局势弃而不用,非要赌上那口气,走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