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皖西人家 > 第四十八章 年俗(第2页)

第四十八章 年俗(第2页)

年初五晚上,大头榔子过来找彩云,见几个孩子不在家,抱住彩云使劲地亲了几下:“云,我有儿子了!”

彩云推开大头榔子:“云凤生了?”

“生了,是个男孩!”

“什么时候生的?”

“下午生的。”

“谁在照顾她?”

“我母亲。”

“走,我去看看。”彩云带了些鸡蛋和大头榔子一起过去看望云凤。

“妹子,恭喜你!”彩云来到云凤床前,与她打招呼。

“姐,你怎么过来了?”云凤显得很高兴的样子。

“听红雷说你生了,过来看看你,生产顺利吗?”

“挺顺利的。”

“我带了些鸡蛋给你补补身子。”

“谢谢!又让你破费了。”

“我看看你宝贝儿子。

“好像睡着了。”

“小孩刚出生的时候都爱睡觉,小家伙胖瘦适中,可能有五斤多吧?”

“差不多。”

“你看红雷乐得嘴都合不上了。”

“他早就说是个儿子,还真让他说中了。”

“别光顾着乐,要好好照顾你老婆和儿子。”彩云冲着大头榔子说。

“那当然!”大头榔子答应得很干脆。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在王家峪这一带俗称过小年,有“正月十五大似年”的说法。晚上,大队组织在西晒场演出,每个生产队至少出两个节目,彩云参加扭秧歌演出。

吃完元宵,彩云就把借来的新衣服换上,找来红纸,让玉兰给她脸上涂点红色,玉兰高兴地对母亲说:“妈,你真好看,像个新娘子!”

玉兰提着灯笼和母亲一道去西晒场,一轮明月从东方冉冉升起,洁白的月光撒满了田野,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鞭炮声不断,成群结队的小孩打着灯笼玩耍,不时传来欢声笑语,彩云觉得王家峪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美丽。

西晒场的北侧搭起了一个临时戏台,戏台两侧的木柱上,各挂一盏汽灯,耀眼的光芒照得整个晒场如同白昼一般。

各个生产队的人们早已聚集到西晒场,把这里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晒场周边的树上和墙上挂满了红灯笼,大队杨书记致辞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演出正式拉开帷幕。

演出的主要内容有踩高跷、舞龙、扭秧歌、花挑舞、钱杆舞、划旱船等传统节目。

场外周边有许多孩子在“撂火把”,“燃篝火”,孩子们将扎在一起的秸秆或废扫帚点燃,在旷野里撂掷,边撂、边奔跑、边欢呼:“向东撂,结冬瓜,向西撂,结西瓜,向南撂,结南瓜,向北撂,结白瓜,向上撂,结大瓜”,火光飞舞,忽而游龙,忽而流星,煞是好看,热闹非凡,以此庆祝丰年。

玉兰拉着玉军挤到里面,看见母亲手持彩扇、步履轻盈,边扭边舞的样子,高兴地问弟弟:“你看见妈妈了吗?”

玉军道:“看见了,妈妈真棒!”

演出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现场不时爆出热烈的掌声,其中《二龙戏珠闹新春》、《欢乐秧歌王家峪》、《花挑载着幸福年》、《钱杆齐舞庆丰收》、《旱船奔向幸福路》、《喜庆花船迎新娘》等节目最受欢迎。

正月十七晚,公社业余剧团来演出庐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彩云全家一人不拉,早早的来到西晒场占位置。

彩云是第三次看这个戏,她一边看,一边给玉兰讲戏中的人物、角色和剧情。

演出结束后,放电影《刘三姐》。

玉兰现在也是戏迷和电影迷,只要听说有戏或有电影,不管多远,都要和母亲一起去。

迪安有这么一个顺口溜:“正月好过年,二月好赌钱,三月好看戏,四月好做田。”

王家峪也不例外,一到正月,女人就开始忙着过年的事,男人就开始推牌九,一些爱看戏的人就跑到街上去看戏,有时村里也搭戏台,请戏班子来唱一些大家喜爱的庐剧和黄梅戏,一直到三月底都是农闲时间,四月份才进入农忙季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