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吸了几口微凉的空气,待翻涌的气血平复。
李世民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那片辽阔而陌生的土地,一声苍凉的叹息几乎微不可闻地逸出唇边:
“这如画的江山啊终将是要托付给后人。”
长安。
因为辽东近期的战事消息还没有送过来,整个朝堂上的气氛仍是有些凝重。
此战看来是要无功而返了。
这是所有人的判断。
虽然唐军占领了不少城池,且高句丽的伤亡也不小,无论怎么看都是打赢了,但只要未能靖全功,对于大唐而言就是败了。
因为李世民已经放出了话,那就是彻底扫平高句丽,灭了渊盖苏文。
在四方关注的情况之下。
只要渊盖苏文未死,那大唐的声望就注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而且最关键的是——李世民的身体。
对于这个皇帝的性子群臣都是清楚的,再加上这些年来李世民的身体日渐变差,若是真的就这样撤回来了。
这个不可一世的帝王能够承受的住嘛?
整个朝堂上下,一片阴霾。
虽然没有人会主动去提起此事,但此事仍是影响到了所有人。
李承乾确实是有能力的。
他一直都在秉持着李世民坚定的道路,这是父子二人之间最相像的。
但也有不同——
相比于李世民,李承乾为人更加的乾纲独断。
李世民刚刚离去的时候还好。
他还能压着自己,但随着时间不断流去,他这个性格的弊病就渐渐爆发了出来。
就比如对于西域之事,李世民对于西域的态度一直都是交给地方官员。
也就是顾氏如今在西域的一众子弟。
采用的也是恩威并施。
但李承乾却直接干涉了过去,对于西域造反的势力,下达了屠杀令。
按照他的话而言——“西域受大唐教化多年,如今竟还有不服教化者,自是要再次立威。”
其实这也并不是什么错误的决断。
西域的商路确实能给大唐带来极大的收入,但行教化之举亦是大唐当前消耗最多之处。
李承乾还年轻,做出这种决定也不算意外。
但这种行为——
无论是放在任何地方或许都可能有着作用,唯独西域不同。
西域教派林立,信众极多。
一味地立威只会引起他们的更加抗拒,这也是教化西域困难的最大原因。
想要让西域彻底融入九州,唯有需要恩威并释,且需要长时间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