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介绍一下68型核爆炸观测仪的性能。68型核爆炸观测仪的放大倍率是8倍,视界为5度,测量范围:方向6000密位、高低:正1000密位,负300密位。”
班长介绍的这些基础内容,对新兵来说很新鲜,3人全神贯注地倾听,但对老同志来说,就好似炒现饭,个别人显得心不在焉。
“张德汉,你说一下,什么是放大倍率?”为了提高大家的注意力,班长有意点老同志回答问题。
“放大倍率是用观测仪观测物体时的视角与用人眼观测同一物体时的视角之比。”张德汉准确地回答。
“对,这个原理与我们用望远镜看物体的感觉是一样的,我们使用仪器观测物体时,增大了视角,所以感到比用眼睛直接观测时,物体变大或移近了,其实这个物体即没有变大,也没有移近,只是增大了我们观测的视角。还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现在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班长继续说。
“什么叫视界?”卫学兵问。
“这个问题由胡庆来解答一下。”班长又点了一名老同志回答。
“在观测仪固定的情况下,从镜内看到的空间范围叫视界。”胡庆的回答也很简洁。
“很好!刘华,你说一下什么是密位?”不能仅让老同志发言,班长也点了刘华的名。
“密位是角度的单位。将圆周分为6000等分,每一等分所对应的圆心角就是1密位。”因学过地形学知识,刘华回答也挺麻利。
“嗯,不错。我们知道了以上知识,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密位的写法与读法。”
“我们在观测仪测量中所观测的数据必须准确。如果观测出的数据准确,读数据时不清晰,记录的不标准,就会前功尽弃。为了准确地上报我们的观测结果,密位数的写法和读法都必须按统一的规定进行。具体地说,密位写法的格式是在百位与十位之间划一短线。读密位时,短线前后分开读,并在中间稍作停顿。”
班长接着说:“数字1、2、3、4、5、6、7、8、9、0的读法应分别读作么、两、三、四、五、六、拐、八、勾、洞。以后大家要养成这种习惯,看见这个数字马上能准确、清晰、快速地按要求读出,比如1个密位,我们在这里不能读成1,而要读成洞、洞么;2379个密位,要读成23、拐勾,依此类推。”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测量方位角和高低角的具体方法和要领。”班长接着说:“测角是我们观测训练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求我们熟练掌握观测要领,做到测准读准口齿清,动作协调速度快。为了提高速度,大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即:读数时手不离开仪器本体。下面大家看我边讲解边示范。”班长说着,将仪器架设好,站在仪器旁开始讲解:
“测角,包括测磁方位角、方向角和高低角三种。训练时,我们可选择有代表性的独立目标比如水塔、三角架、电线杆、尖屋顶、独立树、山顶等目标的特定部位作为测量目标。”
“班长,我有一个问题:你刚才说测角有磁方位角、方向角和高低角三种,那我们观测时这三组数据都要测量吗?”肖吉林不解地问。
“测角时只要二组数据就行,一个是方位,一个是高低。但究竟是用磁方位角与高低角还是方向角与高低角就看我们架设仪器时是以哪种方式定向的:如果以磁北定向,那么就测量磁方位角和高低角;如果是以某一个方位物定向的,就测量方向角和高低角。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了。”
“好,下面我开始介绍用观测仪测量方位角和高低角的具体方法和要领:
当听到‘目标XXX,测磁方位角、高低角’的口令后,左手虎口向上,拇指顶住对物镜,食指压下高低解脱子,右手中指压下方向解脱子,转动本体,用概略瞄准具对向目标,尔后左手转动方向转螺,右手转动高低转螺,使镜内的十字分划线精确地对准目标的观测部位,立即报‘好’。
此时,记时员准确地报出测量时间,记录员大声复述时间并记录。
观测员眼睛迅速离开对物镜,仔细看清仪器本体上的分划刻度值,按先方位角后高低角的顺序,准确地读出两组密位数,记录员大声复述并记录密位数。如果观测员听到的结果与自己所报结果不符,应立即予以纠正。
第一个目标测量完毕后,迅速捕捉测量第二个目标,记时与记录要求与前面相同。对整个操作过程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班长,为什么要按压解脱子,直接转动转螺不是也可以将对物镜中的十字分划线准确地调整到位吗?”卫学兵问。
“转动转螺确实可以将将对物镜中的十字分划线准确地调整到位,但转动转螺属于微调,转动的速度很慢,当我们要将观测仪镜头移向一个新目标时,用辅助转螺转一圈是100个密位,如果这个夹角有5百个密位,就要转动5圈;如果有2000个密位,那就要转动20圈;而使用解脱子,不管密位多大,都可以一次调整到位,而且整个操作时间不会超过2秒。换句话说,解脱子是一个概略瞄准工具,精确调整还必须依靠辅助转螺,它们各有各的作用。”班长边说边示范,动作非常熟练,通过简单的对比,大家对概略瞄准具与辅助转螺的功能有了深刻的认识。
“还有其它问题吗?”班长继续问道。
“没有了!”
“好,下面由我、副班长和江斌3人组成一个观测小组。副班长负责下达指令和计时,江斌负责记录,我负责观测,大家注意看小组的配合情况。”
此时,班长双手轻轻地搭在观测仪本体上,副班长站在观测仪左边,江斌则站在观测仪右边。
“目标一:左前方烟囱避雷针顶部;目标二:正前方房屋三角形顶部;目标三:右前方独立树根部中心,依序测磁方位角、高低角,开始!”副班长大声地发出指令,同时启动手中的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