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书斋里有好多书,前儿我才看到一本,说得是上好的榆木、楠木,怎么判断树龄?因为春夏两季雨水丰足,生长旺盛,所以木质较松;秋冬两季干燥寒冷,生长缓慢,所以木质较紧。伐木之后,数一数断面一圈有一圈的年轮,就知道树龄多少了!”
说完,故意凑到“千层糕”旁,数了数它的层数,用唏嘘叹息的语气道,“想来也是一个道理。这块石头看着普通,一层一层,却不知经历多少年轮偷换,沧海桑田了!我此时看着它,与我是一眼的霎那。对不知存在成千上万年的它而言,更是刹那的刹那……多么短暂啊!”
不说沐天恩的震惊,丽君、丽姿听了,都觉得有股特殊的感受。她们的身份是寄居在侯府的亲戚,不是那等无忧无虑的千金大小姐,本身忧虑重重,对这种越是思量越是感慨的话,比旁人感受深。
不知怎么,原先只觉得俞清瑶跟舅父外貌想象,可这份对石头的痴热,与旁人不一般的理解,倒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
沐天恩惊喜的看着外甥女,虽然面上没过多表露,可心中,无疑更偏爱几分了!侯府上下,他的妻子杜夫人对石头漠不关心,独子沐薄言不可置否,丽君丽姿不是真心喜爱,没想到亲妹妹的女儿倒是有天赋的!
是不是天意呢?她琴棋书画都不擅长,唯独对石头有独特的理解?(未完待续)
一二一章
这次休沐后,沐天恩在家的时间多了起来,不似以往常常与同僚外出应酬,而是经常与俞清瑶在嶙峋馆就那些千奇百怪、口不能言的石头,畅谈议论,其他书友正常看:。俞清瑶前世是诵读过《雅石集注》的,里面一些评价鉴赏的词语信手拈来,随意的,偶尔的冒出一两句,使得沐天恩常常有“怎么与我想得一模一样”的古怪想法?好像从他肺腑中掏出来的!
因此坚信了俞清瑶这方面的天赋,无与伦比。
他一直遗憾独生子根本不像他喜好奇石,对清瑶的“天赋”简直喜出望外!不过三五日功夫,毓秀斋后的内院,也是安庆侯藏石的重要建筑——掩映在梧桐树后的蕴灵阁,对俞清瑶打开了。她也成为整个侯府自由出入嶙峋馆,不需要经过通报的人之一。
蕴灵阁的藏石,比毓秀斋更加珍奇百倍!什么血翡、水晶,到底能用金银衡量,可那些姿态各异,如天地精华凝聚的奇石,根本不能用世俗之物评价!一面有大周朝最耐心,同时也是最精通此道的老师教导,一面有《雅石集注》做底子,有上千块奇石慢悠悠的等待欣赏,俞清瑶的“赏石”境界一日千里!不到半月,就可对某样奇石品评的头头是道。
一日,沐天恩在蕴灵阁笑问外甥女,“清瑶,你初入此道,舅舅要考你学得如何。”
“嘻嘻,舅舅请问!”信心十足的俞清瑶半点发怵都没有。就算问到了她不了解的地方,不是还有《雅石集注》吗?相信舅舅不会在他自己的著作中偷偷藏了什么吧?
“你猜,整个蕴灵阁中价值连城的,是那一块?”
俞清瑶眨着清澈的眼眸。扫了一眼。
蕴灵阁里,约有奇石三十多块,比起毓秀斋的两百多块,只占七分之一,其他书友正常看:。可质量上强了数倍。
菊花石——约有一尺多长的黑底石上,大朵大朵的白色菊花,有的含苞,有的绽放,有的将放未放,姿态如真花般端庄秀丽、雍容闲适。观音石——一块拳头大小的黄褐地的奇石,奇怪的是顶端白色。形如如观音头像,面貌五官都十分酷似,慈眉善目。音律石,乍看朴素无华的石头上,印着几道深浅不一的波纹。据精通乐理的人称,如果按宫商之音,恰好能弹奏出一段和谐美妙的音乐——造化之奇。真真令人难以相信。
只有真正的贴近了这浩瀚的,奇妙的“石头世界”,才能领悟其中玄奇。
“唔,清瑶猜。是这块‘泰山日出’!”
这块奇石如屏风,表面光滑平整。侧面有一红晕,掩映在苍茫的云海中,细细的看,有如云蒸霞蔚,美不胜收!因此俞清瑶称此石价值连城,也是有据可循。
“非也!”
“那,是这块‘猴子捞月’?”
“非也!”
连连猜错,俞清瑶陷入迷惑之中。沐天恩哈哈大笑,领着外甥女到了最不找人注意的偏角,指着两块大小不规则。颜色黑黝黝,用最充满艺术想象力也无法想象美感的石头,道。“就是这块。”
“那一个?”
“两个都是。”
卖足了关子,沐天恩捋着胡须。心情极好的揭开答案,“这不是凡石!乃是天外星辰陨落之石!”
“啊!”
“哈哈,吃惊吧!若是凡石,怎么可能陈列我的蕴灵阁中?说是石,其实它应该是精铁——先帝曾命人打造十二柄天罡北斗刀,只在刀锋处掺了一点点陨石,其他书友正常看:!据说锋利无比!当年齐国公的武器,也是你外祖特意用了婴儿大小的陨石,打造的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