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时空之门1619老崔052 > 第80部分(第1页)

第80部分(第1页)

同,细节不同的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从建立,到稳定,从稳定,到繁荣,从繁荣,到崩溃,最终在社会发展到封建土地所制所能承载的极限之后,走向灭亡的。

在一个封建王朝灭亡后,另一个封建王朝,在人口的自然和非自然减员造成的社会发展压力释放的基础上,就会重新建立起来。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治乱循环”的基本规律。

具体到明王朝,它是怎么灭亡的,这是一个客观现实的过程。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穿越者,王书辉早就知道了。

宋献策说的这番话,却刚好和王书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相冲突。他完全是从唯心主义的角度出发,先设置了一个大明王朝灭亡的假设之后,主观性的为大明王朝的灭亡找原因。

他从主观主义的角度,把大明朝即将灭亡的原因推到了皇帝的身上。然后又从唯心主义的立场,把外族的入侵和自然灾害的发生,全都推到皇帝惹怒了上天,上天降下灾难上面。从而得出了一个纯之又纯的,没有任何客观根据的,唯心主义的“天下即将大乱”的结论。

虽然宋献策“天下即将大乱”的结论,和历史发展的结果像吻合。但是,宋献策的做法仍旧是在使用唯心主义的思维,给大明王朝的即将灭亡解释根由。说到底,他是在干一个研究“为什么”的事情。

宋献策和王书辉的结论虽然相同,但是,两者在本质上完全相反。王书辉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怎么做(到的)”,而宋献策则是从主观唯心主义的立场上解释“为什么”。

正是因为两者这种本质上的冲突,才让王书辉对宋献策的这通讨好表态不以为然。也正是这种不以为然,让他在听完了宋献策的话之后,第一次真情流露,脸上露出轻蔑的笑容。

在顾君恩、宋献策和牛金星看来,王书辉是在会心一笑。实际上,王书辉的笑容,则是对宋献策在论述明末局势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观唯心主义思维的一种嘲讽。

当然了,虽然完全不同意宋献策对明末形势论述的角度。但是,王书辉还是认同宋献策得出的“天下即将大乱”的结论的。特别是和明末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不同,宋献策至少看到了外族入侵、财政危机和自然灾害三个严重威胁明王朝统治的重要因素。

所以,他并不准备对宋献策的话进行反驳。相反,他还要向顾君恩、宋献策和牛金星三人,提供支持这一论断的事实依据。

王书辉立即让身边的书记员,把复兴会搜集来的,经过细致分类的朝廷邸报拿了过来。拿出与宋献策说的那些,与外族入侵、自然灾害和加征税收相关的,附着相关消息邸报的统计表格和资料。王书辉对宋献策说道:

“先生真有经天纬地之才。我们复兴会专门搜集了近几年来的朝廷邸报和各省的传闻。我们对这些邸报和资料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确实发现了先生说的,蛮夷入侵造反、天灾和税收的次数和总量,呈现出一种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且这一趋势有越演越烈的倾向!”

顾君恩、宋献策和牛金星三人,虽然缺乏工业社会的统计习惯和能力。但是,作为有相当文化基础和理解力的读书人,看过这些被王书辉简化成,连刚刚完成扫盲的复兴会会员都能理解和操作的统计材料和表格之后,不仅很快就能理解和掌握,而且这些具体的数据和真实的证据,在和他们的日常见闻、感受相结合之后,给他们带来了一种一目了然、豁然开朗的感觉。

最开始,顾君恩和牛金星还觉得宋献策有些大言欺人。等到宋献策说出那番分析“天下即将大乱”的原因的话之后,他俩又觉得宋献策有点高瞻远瞩的同时,也有些杞人忧天了。

可是,在听完了宋献策的话,再看到王书辉提供的具体材料之后,一种阴沉沉的,直侵骨髓的冰冷感,瞬间就从脚底下冒了出来,顺着两人的脚,一路向上蔓延到他们的胸口处。

不仅顾君恩和牛金星有这样的感觉,就连宋献策本人,都对自己的乌鸦嘴感到了几分惊悚。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感情儿大明朝从嘉靖年开始一直到天启年,这百多年间,基本上就没有过什么太平日子。

特别是从万历中期开始,无论是外族入侵还是内部动乱,无论是水旱灾害还是瘟疫地震,好像种种倒霉的事情像约了一样,一起爆发了起来。看着这些从朝廷邸报和个别州县的地方志中摘抄整理出来的材料,顾君恩、宋献策和牛金星三人,真的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

他们的这种毛骨悚人,不仅仅是因为看到了大明朝正在走向灭亡的实际证据,还是因为王书辉和复兴会的这种分析数据,从丛丛迷雾中看到事情的真相的能力,更是因为,他们想到了王书辉没有回答的,最开始的时候牛金星的那个暗示。

这个王书辉和他的复兴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呢?他们难道真的具备了那种鬼神莫测,像传说中的那种,见微知著,“驾阴阳而驭神算”的能力了么?王书辉是不是正是因为具备了这样的能力,看到了“天下即将大乱”的未来,才早早就开始做起了造反的准备了呢?

一时间,三个年轻的读书人沉默了。

。。。

第129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2

作为一个穿越者,作为一个具有科学思想体系的穿越者,王书辉和一切古代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他不仅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怎么做”的工作方法,而且,他在对一切事物的认识上,也集中在研究“怎么做(到的)”的客观规律方面。。しw0。

这和讲究“名不正则言不顺”,特别强调“为什么”的古代人,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完全的不同。

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完全不同,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全面领先和进步,这才是王书辉不仅完全不同于古代人,而且完全不同于一切其他的穿越者的根本原因。更进一步的说,这也是王书辉无论在现代社会还是在古代时空里,都显得有点格格不入的原因。

比如说,对于顾君恩、宋献策和牛金星来说,王书辉的做法就非常的霸道。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王书辉已经把他们为复兴会效力所需要的全部外部条件完成了。

先是通过赠送金钱,满足他们的经济需求。之后,又把自己的思想和复兴会的纲领全面详细的介绍给了顾君恩、宋献策和牛金星来三人。在这之后,又从“后方”稳定的角度,把他们直系家人全部接到王府镇安置。最后,王书辉有向他们展示了大明王朝走向天下大乱的总趋势,并让他们通过对复兴会的考察参观,了解到复兴会可以在乱世中产生巨大影响的实际力量。

在这种多管齐下,思想动员和家人安置全方位出击,拉人上贼船的手段下,充分认识到现实的顾君恩、宋献策和牛金星,都有种无可奈何走投无路,除了投靠王书辉别无选择的感觉。

等到王书辉安排复兴会常委会的工作人员,给三个人介绍和解释,什么叫工作合同,什么叫做劳动保障制度的之后,被迫在“工(效)作(忠)合(文)同(件)”上签上名字,按上手印的顾君恩和牛金星,都在心里大骂王书辉是个奸诈的活曹操。

而宋献策心里,则是一方面有读书人从贼的不安感,另一方面,也为自己获得了大展拳脚的机会,感到跃跃欲试。

对于旧文人的使用,王书辉没有毛老人家那种伟阔的心胸和驾驭的自信。实际上,毛老人家最后也发现,旧文人除了拽社会进步和国家工业化的后腿之外,没有任何的作用。最后才痛下杀手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