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清朝面临亡国危机时,民众却因长期受程朱理学桎梏,感性意识极度匮乏。
难以被激发保家卫国的热忱。
反而容易因思想根基薄弱,轻易被侵略者动摇立场。
甚至沦为外力利用的工具。
何其悲哀!
朱棣现在已经承认了在陈兄弟讲解的第四条科举好处时,但他感到了莫大的理解难度。
果然如陈兄弟所说,讲了他不一定能懂。
只能过过‘耳瘾’。
但朱棣的脑海中还是在努力消化着这些信息。
他没有想到,今日出宫本来是为了打发时间,结果现在看来,他竟然再次触碰到了一件足以影响王朝寿命的事情。
陈羽顿了顿,继续说道:
“眼下,支持程朱理学的士大夫群体,已在天下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一股约束皇权的思想框架正悄然成型。”
“不过朝廷亦可顺势而为,借恩科之名,从中选拔出针对程朱理学思想的官僚班底。”
“依我所见,按程朱理学的‘理性’逻辑,他们必然反对朝廷提前举办科举,多半是祭出祖制,或是煽动士人拒绝参与恩科,试图迫使朝廷妥协。”
“但越是这样,选拔出来的人才就越对朝廷有利;”
朱棣闻言点了点头,如今的祖制,确实已经成为了程朱理学那帮家伙用来限制皇权的框架。
出海就是如此。
一群伪君子,自己下西洋的时候,百般阻拦,可是反观他们呢?
没少从海洋贸易中获利!
但自己身为马上皇帝,他们不敢做的太过火。
因为过火,自己真的会杀人!
但关于恩科方面,程朱理学那帮家伙也一定会有所行动。
就像陈兄弟口中,阻止读书人拒绝参加恩科,迫使恩科取消,也是有可能的。
可这确实方便了朝廷。
毕竟,一下子就筛选掉了许多程朱理学者。
陈羽喝了一口茶后,继续说道:
“为了针对的更加彻底,我建议选拔的人才,多为山东一代士族!”
朱棣闻言眼睛一亮,好像猜到了什么。
只见陈羽伸出了两根手指头,比划着:
“当一个国家的主流思想被推翻之后,一定要有另外一股思想将其代替,否则大明就会乱套。”
“而唯一有资格也有实力代替程朱理学思想的,唯有儒家思想!”
朱棣顿时明悟,主动结果陈羽口中的话茬说道:
“陈兄弟我懂了,之所以这一次恩科选拔录用的人才,着重选择山东士族子弟,那是因为以山东孔家为首的士族,自大秦之后,就被历朝历代的君王推崇。”
“而人们只要一谈及山东,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儒家思想,而且在程朱理学影响整个天下的情况下,也无法渗透山东的儒家势力!”
“但若是想要对程朱理学开战,那么势必会大批量的裁撤官员,但朝廷的远转,有必须要读书人,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山东士族将会是皇权最为有力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