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宋朝风云录 > 第382节(第4页)

第382节(第4页)

“何将军说得轻巧!”李浩冷笑道,“我晓胜军休说拖他个十日八日,便拖他

个十年八年,亦非难事。只是何将军若守不住苦河,休说十日八日,只恐用不了一

两日,便是辽人不战可胜了。”

唐康也说道:“李太尉说得不错,纵依何将军之策,晓胜军能拖住南宫之辽军

多久,全取决于何将军能守苦河守多久!”

“不出奇,何以致胜?两军交锋,总不可能有万全之策。”何灌坦然迎视着唐

康与李浩怀疑的目光,“若都承

与太尉愿听听下官守河之法,下官敢立军令状,多

了不敢说,只以十日为期,十日之内,若叫深州辽军渡河,下官愿伏军法!”

“好!若此战功成,某亦当上报朝廷,录将军首功!”唐康望着何灌,慨然

道。他早已心动,此时不再犹豫,挥手斥退众将,单单留下何灌。

自晓胜军副都指挥使、护军虞侯以下,众参军、诸营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

护营虞侯,都心不甘情不愿的退出行辕议事厅,在外面等候。过了好一会,才见着

议事厅的大门重新打开,众将再次鱼贯进入厅中,却见唐康与李浩站在沙舟夕前

只听李浩高声宣布道:“晓胜军诸将听令:即刻回营,聚齐本部兵马,校场列

阵!”

深州,武强。

仁多保忠在经过一天的侦察、试探、犹豫之后,终于在袁天保与张仙伦的压力

之下,移师东进,“包围”了武强城。

这武强城筑于后周之时,它的南门,便紧挨着苦河的下游。当后周之时,武强

其实与黄河没什么关系,一直到熙宁十四年,也就是西夏西迁的当年,辽军太平中

兴元年,黄河北流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道,河道向西偏移,黄河在冀州境内泛滥

成灾,直到进入河间府境内,才重归旧道,宋廷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费了九牛二

虎之力,才终于让黄河北流的河道稳定来,形成如今的局面,屈指算来,至今亦不

过十余年而已。

如今的黄河北流,横在武强与武邑的中间,因为它还夺了苦河的一段河道,于

是苦河在注入黄河北流之后,河水又突然从黄河的下游分出一条支流来,流进淳沱

河,再一道注入河间府的黄河北流。于是,在武强城的南边,苦河以南,黄河之

北,形成了一片被两条河道所环抱的狭长地带。这个地区,虽然一到汛期便经常被

河水侵袭,不太适合耕种,但河北地少人稠,当地百姓仍然见缝插针,在那里开垦

了一片片的农田。

这块地区,在军事上来说,原本无疑是有利于武强城防守者的。河流隔开了敌

人,敌人即使进入这块地区,也容易被打败:而城里只要将吊桥放下,便可以进入

这块地区放牧,耕种。可惜的是,虽有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武强城却不是什么

军事重镇,宋军没有重兵防守,被辽军轻易夺取。而仁多保忠渡河之时,也不敢选

择这块地区,因为此地太容易被城里的辽军攻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