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主任一边取下口罩,脸上的口罩痕迹十分明显,一边揉了揉熬得通红的眼睛,语气沉重地开口,目光扫过林澈和刘主任:
“刘主任,林医生,今天辛苦你们了。
这孩子……命是暂时抢回来了,但每一步都踩在钢丝上。”
他转身将口罩扔进垃圾桶,神情严肃继续说道,“开放静脉通路、术前抗休克、纠正内环境、术中维持……任何一个环节慢一点,或者配合不够默契,结果可能就是天壤之别。”
他顿了顿,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眼神锐利起来:“今天这个病例,就是最好的例证!
新生儿急腹症,尤其是胎粪性腹膜炎这种凶险至极的,时间就是生命,但时间也是最容易被浪费在流程衔接和多科扯皮上的!”
林澈和刘主任都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今天抢救虽然紧张高效,但其中一些细微的阻滞感,比如呼叫会诊的等待、多科意见初步统一时的短暂沟通成本,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深刻体会。
每一秒的延迟,对那个脆弱的小生命都是致命的威胁。
“所以!”
赵主任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迫切,“成立儿童急腹症协作组,刻不容缓!
不能再等了!
必须打破科室壁垒,建立一套标准化、流程化的快速响应机制。
从急诊预检分诊识别高危患儿开始,到普外、麻醉、影像、检验、新生儿和儿科的联动,再到手术室绿色通道、术后监护的无缝衔接,必须像今天这样,甚至比今天更快、更稳、更默契!
这不是某个科室的事,这是整个医院层面,对急症患儿生命权的保障!”
他看向林澈,眼神中带着期许和期许,“林医生,你之前在普外干过,现在又在儿科,对两边的情况都熟悉,而且你提出的那个一站式协作流程设想很有前瞻性。
张主任跟我说过你在推动这事。
怎么样?身体吃得消吗?这个协作组要是真搞起来,你绝对是核心骨干,担子会很重。”
林澈靠在冰冷的墙壁上,赵主任那番掷地有声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刻不容缓”
四个字,像重锤敲在他的心上。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因为过度用力穿刺而微微发颤的手指,身体深处涌上的虚软感如此真实。
“赵主任,”
林澈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的沙哑,却异常清晰有力,“我没事。
这个协作组,只要医院批准,只要张主任和您需要,我随时准备好。
流程梳理、制度拟定、科室协调……需要我做什么,我全力以赴。
孩子的命,等不起。”
赵主任用力拍了拍林澈的肩膀:“好!
有你这句话,我心里更有底了!
等这孩子情况稳定点,我们和张主任好好碰个头,把框架尽快搭起来!”
第62章“哦豁……老板娘这次是真的、真的、真的生气了!”
新生儿转去了NICU,林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略显冷清的医生办公室,空气里还残留着消毒水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咖啡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