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少君苦笑道:“谢谢你提醒我,麻烦就快来了。”
这天,祈少君果然遵守诺言,除了带念雪游玩,再不顾及其他,他们午时在老洛阳食府吃了洛阳燕菜、潘金和烧鸡、清蒸鲂鱼等当地名肴,喝了闻名遐尔的杜康酒,而后前往城郊参拜了神州第一古刹白马寺。
说来也巧,盛春时节,洛阳牡丹花会正争相争艳……
常言道:“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又言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富贵牡丹,其栽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它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富丽堂皇,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是华夏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其中尤以洛阳牡丹花朵最为硕大,品种繁多,花色奇绝,每逢花开时节,洛阳城花海人潮,竞睹牡丹倩姿芳容。
自宋代起,每年的牡丹花节都是由白马寺负责举办,前来赏花之人除了欣赏百花争艳之盛景外,也为白马寺的香火添色不少。
“看,这株御衣黄淡雅贵气,堪称极品。”
“不……贱妾还是觉得这两朵二乔彼此相应。”
“我倒是觉得这株姚黄和那株含羞红格外相得益彰!”
在场赏花之人,无论绅士名流还是寻常百姓,大家各有所衷、各抒己见。
祈少君走在花间观之闻之,也忍不住品评道:“我喜欢这株夜光白!此花又名月宫花,白花千瓣、色泽皎洁,月宫仙子之范,夜间远观都晶莹剔透,宛似夜间迷途之人心中的一盏明灯!”又道:“牡丹之中,姚黄称王,魏紫封后,赵粉贵妃,豆绿公主,而夜光却无官无爵,论其香艳,也不二乔、香玉和霓虹,古人还曾以‘百无一是’打迷此花,却不想它也是泥土中的白莲,出泥而不染!”
念雪微微讪笑,挖苦道:“我怎么觉得你不是在赞赏这株花。”
“呃……”祈少君有些尴尬,而事实上他的确另有所指,当他见到眼前的这株夜光白时,心中立时想到了幽谷邂逅那晚的美景夜幕下的白衣丽人,至今记忆犹新,尽管随后迎来的是截然不同的生死骤变。
“呼~~~!”想到此处,他不禁一个哆嗦,忙揭开话题道:“知道么?园艺之道与其他的艺术之别,就在于这些花花草草是有生命的,而绝大多数艺术仅有实体而已……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是如此,需要像养花一样用心去栽培,看着它的美丽渐渐绽放。”祈少君边赏花便侃侃而谈。
念雪却道:“然后再看着它渐渐枯萎……死去……”
祈少君微愕一瞬,转而笑道:“这样说也没错……但是只要好好栽培,明年不是还会迎来又一次花开么?”
念雪叹道:“冬去春来,花谢花开,可是人……是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的。”
祈少君不服,辩道:“那人就更应该珍惜生命绽放的时候……生命之美,不必期待枯萎的结果,而是好好享受过程,把握当下,哪怕只是昙花一现,但这朝夕之间的灿烂,也远胜天上寂寥千百载。”
念雪挖苦道:“你这话是说给谁听呢?”
祈少君道:“这里我认识的人只有一个你,当然是说给你听的咯。”
念雪不屑道:“我既非花匠也非雅士,话不投机。”
祈少君笑道:“怎么可能话不投机呢,你可是我的知心人,这一点花匠和雅士可做不来,我刚才唠叨半天,别说你没听懂。”
念雪驻足一顿,转身面朝他问道:“那你是想告诉我什么呢?”
面对念雪的问题,祈少君心中自然而然想到的是一个“情”字,可这份心意他只想对一个人说,一个不在他身边已久的人,黯然神伤之余,只得强自振作一笑道:“其实不过是随口而谈,我也说不上来!”
虽说是随口而谈,却是由衷真言,也牢牢印在了念雪的心中,这话说到了她的心坎里,要知祈少君生平涉猎极广,当年归处也因为他而生机无限,即便是他无意间的一言一行,也如灿烂的骄阳般,不知为多少人带来了生气和希冀,而此刻,念雪原本如死灰般的心海,也隐隐感到了一丝暖意,故作不屑道:“那也不用说得那么大声,生怕别人不知道你学富五车似的。”
今日前来赏花之人依旧络绎不绝,祈少君和念雪亦不觉沉醉于这五彩缤纷的花潮之中,只是唯一令他们不快的是……
“哎……你看你看,那边那个女的!站在那小白脸身旁的那个!”
“是啊是啊,哪里冒出来的~~还未见过这么丑的女子!”
“如此女子站在这花丛中,实乃天下最煞风景之事,惜哉、惜哉。”
听着这些窃窃私语,祈少君不禁暗付:“若是被义父听到这些话,非冲上去狠揍这群庸俗之辈,八成还会大骂:‘你们这些烂人,不配来此赏花!’”
念雪也轻叹道:“我看我还是把头纱戴起来吧,免得扫了人家的兴。”
她一边说、一边刚要准备带上头纱,祈少君一把拦住,朗声道:“不用!何必戴起来?容貌美丑,表象声色,唯有内心纯洁,方配得上这遍地娇艳!你之丑相不过是在脸上,背后论你之人丑相更在心头!”
适才念雪叮嘱他不要大声,他反倒运功提气畅所欲言,声震整个寺院前殿广场,而那些闲言私语之辈,听到这掷地有声之言,再瞥眼见他逼人的目光,顿时自惭形秽、悻悻离开。
“唉,你这又是何必……”念雪叹道。
祈少君正色道:“因为花艺之道和为人之道是一样的!”
念雪一向冷淡,听了这话也不禁放下面纱,微笑道:“好,听你的!”
“阿弥陀佛,施主年纪轻轻,好深的内功啊。”浑厚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祈少君转身一望,大雄宝殿内缓缓走出一位白须长眉的老僧,和少林寺澄澈大师一样慈眉善目,且半阖的眼帘之中神光内蕴,令善人舒心的同时又似能令一切邪魔望而生畏,轻盈的步履间兼带着刚正与稳健,纯正的少林武功,祈少君立刻躬身合十道:“大师过誉了……敢问大师可是少林寺七大神僧之一,亦是此间主持澄清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