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屠户家的娃娃亲夫郎全文 > 第28章(第1页)

第28章(第1页)

这么慢悠悠的走着,到了城里的时候已经巳时了。

一家人在集子的门口分开,霍铁山和霍启赶着驴车到巷子里问问有没有人家要买柴火的,而江云苓和霍长宁则陪着林氏到布庄上去扯布,然后再去卖帕子。

年节下,来布庄里扯布做衣裳的人也多。赶着年前做身衣裳出来,过年时穿上,无论是出去见人还是有亲戚朋友来家里见着,都是件有面子的事儿。

农户人家,为了省钱,好些人连身上穿的布都是自家做的。他们村里就有不少人家里有织布机,割下来的苎麻剥了可以织成麻布,棉花可以织成棉布,要是想好看些便去山上采些能染色的野草回来在家里染一染。

然而在家里做的布自然是没有布庄做的那么好的,贵是贵一些,但想着是给孩子过年时穿的,林氏还是决定到城里的布庄来选。

半上午的,日头也好,布庄里不少人在选布。

林氏他们一进门便有伙计迎了上来,即便见几人身上都是粗衣麻布的也并没有怠慢,还热情的给他们介绍布庄里的布料,哪些是新来的,哪些颜色是如今城里时兴的,

林氏看了一圈,最后看上了一匹红布。

要过年了,小娃娃穿个红色的喜庆,且小雪长得白,也压得住,她再上手一摸,这料子也软和的很。

那伙计也是个有眼力见的,见林氏有几分意动的模样,把这匹红布从架子上取了下来,又扯了一段给林氏看,嘴甜的哄道:“夫人真是有眼光,这红布还是咱们店刚进来的货,您摸摸,软和着呢,拿回家,给孩子裁制新衣是再好不过的了。”

林氏被伙计的一句夫人喊的臊得慌,她就是个乡下妇人,怎么还被叫成夫人了。不过这料子确实挺好看的,霍长宁也在一旁帮嘴道:“阿嫂,这颜色好看,还是细棉布,我瞧给小雪做衣裳指定漂亮!”

自然,细棉布的价钱也更贵一些。林氏心疼女儿,加上出门时,李氏还特地给她塞了些钱,笑着让她到了城里看上喜欢的布就买,一年也就这一两回,不要紧。于是,林氏最终要了半匹红棉布,想着到时做完衣裳有多的还能给孩子缝个肚兜穿。

半匹红棉布花去一百八十文。

江云苓也裁了几尺棉布,不过他只要了一些最普通的白棉布,是用来做帕子用的。

他绣的这几条帕子用的都是之前裁衣裳剩下的碎布头,如今都用光了,他想着若是他这次绣的这些绣庄愿意收,那他裁的这些还可以接着做,若是不收也可以用来绣两个钱袋子给霍青和霍文,总之不会浪费了。

白棉布便宜些,一尺八文钱,能做两条帕子,江云苓扯了五尺,一共四十文钱。

几人买完布,又去绣庄里卖帕子。

其实布庄里也收帕子,只不过价格比绣庄便宜一些,绣庄收的帕子对绣工的要求更高,寻常村里的姑娘和哥儿绣的帕子绣活儿达不到,一般只往布庄这卖。

林氏看过江云苓篮子里绣的那些以后便道他绣的这些帕子完全可以直接卖到绣庄里去,就算不收,去问一问也不打紧,江云苓想着也对,于是三人便先去了绣庄。

绣庄就在开布庄的旁边,出门右转便是。如此,有时客人从布庄买完布出来直接便可到旁边的绣庄请绣娘绣上喜欢的纹样,而在绣庄里看到绣样觉得喜欢的,也可以直接去旁边的布庄定下布匹,两相得宜的事儿。

绣庄老板姓朱,见了江云苓篮子里的帕子十分惊喜,拿了一条在手里前后看了一会,还上手仔细的摸了摸,随后点了点头:“不错。”话落,他又看向江云苓:“小哥儿是打南边过来的?我瞧着这是南绣啊。”

南绣与北绣不同,南绣的针法更加的细腻灵活,一般以花鸟动物为主,且用的色彩也是偏柔和淡雅,瞧着清新细腻一些,而北绣用的色彩则更浓烈,喜欢大红、大绿这类鲜艳的颜色,绣的纹样大多也都是龙凤、福寿等,看着更粗犷豪放。

平遥府地属北方,自然是北绣,他们这儿倒是很少能见到这样清新婉约的南绣的。

闻言,江云苓点了点头:“我是从嘉陵过来的。”

“怪不得呢。”朱老板笑了下,平时倒是很少见到南绣,于是他忍不住与江云苓闲聊起来,问过他们那儿常见的绣样,又好奇道:“我听说南边的绣娘绣工精巧的,还能在一块布上,用同样的绣线,能绣出正反两面完全不同的图样,不知小哥儿可会吗?

“竟还有这用本事。”霍长宁听了,一双眼睛也忍不住瞪圆了,十分惊叹。

江云苓不免失笑,摇了摇头:“朱老板说的那种叫双面绣,是湘绣或是苏绣的绣法。我在嘉陵府时也曾听人说过,只不过那是府城里最拔尖的绣娘才能做的,我自然是不能的,也只能做些帕子荷包这些小玩意儿了。”

闻言,朱老板不免有些遗憾,不过想想也是,顶拔尖的绣娘又哪里会轻易挪地方,更不是他这小小绣庄可以请得动得了。

江云苓笑笑,将话头重新引回了眼前,看向朱老板问道:“朱老板,不知我这些帕子和荷包绣庄可收吗?”

“自然是收的。”朱老板也笑了起来。

南绣少得,且他瞧着这几张帕子构图巧,针脚也很缝的细密,应该不愁卖,尤其是城里有钱人家的小姐应该会很喜欢,这样想着,朱老板很是爽快的把帕子和荷包都收了,还开了个不错的价钱。

“帕子按十三文一条,至于荷包,按二十文一个收了,小哥儿,你看如何?”

一尺棉布八文钱,能做两条帕子或一个荷包,虽用了几股绣线,但平均一下并不算贵,朱老板给出的这个价格比江云苓预想的还要高,他自然是点头应下了。

至于能不能卖出去,江云苓并不担心。朱老板能开得出这个价钱,自然是有把握能卖出去的,且定能赚回更多。

事实也确实如此,朱老板收了江云苓的帕子和荷包,又用店里用来熏绣样的香料熏了两日,转头便将帕子和荷包以三十文和五十文的价格卖了出去。

因着帕子和荷包绣的精巧,闻着还有香味,很受城里有钱小姐哥儿的欢迎,就这么几条,一下就被抢光了,然而这些都是后话了。

眼下,江云苓一共带了五条帕子和两个荷包过来,一共卖了一百零五文,朱老板爽快的付了钱,还让他以后再绣了帕子都可以拿来绣庄,他照着这个价格收。

林氏和霍长宁在一边看着,既意外又高兴,不住地夸。要知道,他们村里的姑娘和哥儿绣的帕子平时拿到城里来卖最多也就能卖个七八文,就是赚几个铜板而已,哪儿像江云苓这般,一下就得了一百多文,连以后的销路也不愁了。

江云苓也十分高兴。

先时给家里添补了几次油盐用品,他手里零钱快花光了,然而前些日子熏腊肉腊肠赚了些,加上今天卖的绣品钱,他手里的银钱一下又丰了起来,哪儿又不高兴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