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什么事?放心,压根就没人敢进来。”
“额娘,我们都要出府了,你这是为什么啊?”
“不为什么,就想着给那边添点堵。我逗着那边玩了,压根就没下狠手,要不这会儿宫里头就可以办丧事了。”
次日,皇太后领着众太妃们看大戏,顺治听得极不耐烦,悄悄带着博果尔溜到御花园里去看菊花。
“博果尔,你瞧这菊花漂亮吗?”
“又不能当饭吃。”
“博果尔,你都要开府了,怎么还记着一个吃啊?你怎么光长个子,就不能稍微长点聪明劲啊?”
“皇帝哥哥,我长大了,当然聪明多了。我已经可以看《三国演义》啦!”
“那就好。看得懂吗?”
“挺好看的,说打仗的。不知什么时候我也能有那样的本事?”
“你就没看出别的来?”
“除了打仗,还有什么?”
“你……算了,我跟你斗什么气啊?”
“博果尔啊,皇帝哥哥不要现在这个科尔沁公主,给你换个嫂子好不好?”
“皇帝哥哥不喜欢?乌力吉姐姐很漂亮的。”
“就算她再漂亮我也不喜欢。”
“哦,皇帝哥哥不喜欢,不想要就别要呗。我不喜欢吃青菜,额娘从来不逼我吃。”
“你额娘对你真好!”
“是啊,我额娘对我最好了!”博果尔得意地笑眯了眼。
“瞧你这得瑟样。可是我皇额娘却硬要逼着我娶不喜欢的女人啊。”
“哦,可皇帝哥哥你才是这天底下最大的人啊,怎么会有人逼你呢?”
“那是因为……算了,你不懂,我们往那边去吧。”
“皇帝哥哥脚不疼吗?”
“早就不疼了,走吧。”
“哦。”
顺治的退婚诏书还未发出去,就已经有雪片般的劝谏折子呈了上来。而且,顺治一恢复早朝,满朝文武纷纷进言请顺治三思,众口一词,都认为皇上婚事就是国事,断不可失信于民。满朝上下居然只有一个安郡王站在福临一边,孤掌难鸣。更有简郡王直指顺治不满意这桩婚事的理由就在于这是多尔衮生前订下的,这更加让顺治恼羞成怒,将进谏的汉臣降级削职,以泄心头之恨。
皇太后虽然知道自己的侄女与福临有可能会合不来,但她还是钦定:八月十三日封后成婚。
可这桩婚事并没有就此下了定论。
那边顺治又出事了,他在宫里撞见了被杀的太监尸体,受了极大惊吓,虽经众人安慰,却还是无济于事,最后居然是一个洋神父汤若望化解了顺治的恐惧与烦恼。
顺治为了让皇太后和大清国高兴,终于迎娶了表妹博尔济吉特氏。
似乎是上天也为这桩婚事的前景担忧,顺治大婚之时,电闪雷鸣,□遭雷击,宫灯失火。件件桩桩都是不吉之兆。皇太后为解僵局,斟酒敬天,慷慨陈词。
回到自己宫里的贵太妃也不禁佩服地对博果尔说:“这皇太后嘴皮子确实厉害,生生把尴尬的场面给弄成了一个慷慨激昂的誓师会,可惜不吉之兆绝对不会说说就变成吉兆。乌力吉,福瑞之意,儿子,恐怕我们这位大清国的皇后娘娘福瑞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