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倒是看得开啊,可至于未来的路,谁又说的清楚呢?!
当年我和姐姐也曾短暂相聚,不受一日三餐之苦,均有灵气果脯。
谁曾会想到落入如此田地?!】
第七回长安遇虎刑小川思至亲
正当老爷子还在想念剑灵姐姐,脸上呈现出一丝笑意时候,人群中突然攒动起来。
桥上的人群不停的奔向街面,人山人海的往前拥挤,眼见得小川快要站立不稳,老人顺手将小川拧上肩膀,小川顺势坐在肩膀上。
老人刚在人群窜动中站立稳,只听得密密麻麻的敲锣打鼓声,鼓声越来越大,距离越来越近。
小川一把抓住老爷子的脖子、端坐在肩膀上,时不时左右摇晃。
好奇心的驱使下,小川的脑袋瓜子像攒动的木鱼摆来摆去,眼睛直勾勾的注视着鼓声的方向。
老人不想参和这种人世间热闹,只想快点躲过激流的人群。
老人一边快速向街道一边溜去,口中埋怨道:“这又是谁家嫁娶或者金榜题名,这么大的鼓声,也不怕吵到左右邻居!还真是烦透顶。”
小川直挺着小腰板,伸长了脖子望去,看到一群五颜六色的队伍,中间好像还有像房子一样的东西在移动,低头问道:“爷爷,不太像喜事啊,不见“囍”字,也不见状元郎骑行啊?!”
老爷子埋着头,不停的退向街道的一边,纳闷儿道:“那会是什么?!竟有如此大的排场,这鼓声稀松且沉重,唢呐声阵阵刺耳,真是令人心烦!”
不过好在老人还挺顾及孙儿,开口便说道:“这有什么稀奇,每年的秋后论斩也会有鸣锣开道的声音。”
老人回应小川的同时已经退到街边的大树下了,刚才的人群攒动撞乱了蓑衣,一边整理上衣的同时,右手将小川的小腰杆搂着顺势一把就把小川放在了地上。
老人喃喃自语道:“你这小东西,还不快下来,想累死你爷爷哇!”
小川刚被爷爷从肩膀上放了下来,就一个跳了出去,为的是听清楚是什么声音。
只见小川站立在街道中间靠右边,仔细驻足聆听,眉头紧锁,双耳耸立,边仔细听着鼓点声音。
小川张开了小嘴巴对着老人喊道:“爷爷您听,这不是鸣锣的声音,这是鼓声哦!”
正当老人整理蓑衣时,身边的人群齐刷刷犹如风吹麦浪般向地上跪去。
老人一个不注意,身边的小川已经窜出去了十来米,正当老爷子想靠近拉回小川到街边角落之时,身边的人群已经齐刷刷面向远来的队伍跪了下去。
老人已经来不及往前走两步,就被人群挤得左右晃,由于担心小川安危,又一个不小心被脚底的石头绊了一跤,摔在人群中。
等到他再爬起来向小川望去的时候,自身已经被路过的守卫用长枪指着,老人不得不跪了下去,没有办法再起身去接应小川了。
老人只得在远处大声朝着小川喊去:“小川,还不快趴下,小命要紧!”
小川第一次被这浩大的场景震撼到了,自从跟随爷爷出来都是东跑西要,走的都是山涧小道。
哪里见过这么如此繁华的场景,彪悍的队伍,整齐的衣襟,队伍的庄严令小川在原地傻愣的站了半晌,压根没听见爷爷呼喊的声音。
小川傻楞的看见迎面而来的队伍,前排是整齐划一的轻骑兵,骑兵下垮战马。
战马身穿银色马甲,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兵丁头戴着银色头盔,护耳、护颈部分照样色彩统一。
兵丁身着银色战甲,战甲由许多银色甲片编缀而成,甲片如鱼鳞排列,错落有致,在光的照耀下闪烁出点点银光。
兵丁腰间横跨佩剑,双腿竖着匕首,手握银色长枪依次有序前行。
六组兵丁的后面是两排弓箭手,相较于轻骑兵矫健的身形,弓箭手略显“瘦弱”。
他们身着紫色战衣,没有戴头盔,每人手中却握着褐色强弓,弓弦富有弹性,背后背着箭囊,里面插满了如笋般的箭矢,整个装束同样看起来铿锵有力。
弓箭手紧随着轻骑兵的后面,他们观察着街道两边的局势,如鹰眼般审视着视野中的一切事物。
队伍的最后是由八匹骏马拉着的囚车。
囚车上竖有一牢笼,这笼子通体由坚硬如铁的千年阴沉木打造。
其四边框架粗壮有力,横竖交错的栏杆紧密相连,每根栏杆都有碗大般粗细,栏杆之间间隔紧密,紧密的包裹着锁具,四面格栅犹如铜墙铁壁般牢牢的固定在原地。
笼子内的锁具同样高大且厚重,似乎由整块玄铁打造而成,边缘部分镶嵌着锋利的锯齿状金属薄片,仿佛一排尖锐的牙齿般咬合着锁具。
锁具的正上方有圆形的钥匙孔,孔洞极为隐匿,需要掀开孔洞上面的锯齿金属片方能用钥匙插入。
锁具上的铰链捆着一只凶悍巨兽,远远的队伍令小川实在是看不清囚车中究竟是什么东西。
囚车后面紧接着是由两匹骏马拉着的鼓车,鼓车由厚重的槐木打造,散发着岁月的古朴气息,车身被精心雕成龙行案,由于两条巨龙腾飞在街道上,图案活灵活现,衬托出鼓车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