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没有得到这个情报的具体消息,乔治国王非常含糊的告诉她,丘吉尔和罗斯福谈好条件,将一种超级武器的研究资料交给了肯尼迪大使;肯尼迪大使专程跑了一趟华盛顿,参与了一些会议,告诉她,美国即将开始研究超级武器;马克西姆杜邦离开俄国,返回美国,他知道的不多,只知道杜邦家族接下了政府主导的一项大工程,由杜邦集团全资赞助,意思是“不收钱”
,我为国家做奉献。
三方消息汇总,凯瑟琳猛拍大腿:嗐!
这不就是“曼哈顿计划”
吗?
曼哈顿计划并不在曼哈顿,而是在……在哪里来着?反正不重要。
重点是,美国政府真的要干大事了!
猛拍大腿的同时,十分感慨德国佬真是牛逼,猛攀科技树,最早的喷气式飞机有他们,最早的地对地导弹有他们,最早的核武器有他们,如果不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他们没有研究成功——等等!
会不会我这只小蝴蝶又扇动了翅膀,导致德国真的造出了核武器?
凯瑟琳拼命回忆核武器的要素:感谢21世纪发达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大量知识动动手指就能搜到;核武器的制造离不开“重水”
,重水是核反应堆的中子减速剂;也离不开放射性物质,铀和钚,铀和钚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极少,需要精炼;德国到战争后期没有这个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进行精炼作业,导致最终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制造出实弹。
而美国不惜工本,汇集海量人才和物力,最终也只造出“胖子”
和“小男孩”
两枚核弹,很慷慨的全送给了日本。
唔,还有什么?
凯瑟琳此时深恨自己记得的不多,又不是学物理的,对这些高科技属于是一窍不通,只能指望阿列克谢了。
阿列克谢走了快5个月,音信全无,使得她不得不怀疑他们仨已经全死了。
21世纪有几个核国家?美俄(苏)英法中,联合国五常都有核武器;印度、巴基斯坦、朝鲜,先后宣布掌握了核技术;以色列,疑似拥有;伊朗,或正在研发。
第334章
因此以色列精准袭杀伊朗军方高层和相关科技人才,就是阻止伊朗拥有核武器,要保证它在中东地区是唯一核国家的地位。
有日本打了样,全世界都明白核武器的巨大威力:如果你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会沦为桌上的菜;如果敌人认为你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你最好真的有。
*
凯瑟琳心烦意乱:阿列克谢不会想办法弄死了伊利亚吧?疯狗的想法无法预料,她不知道他会怎么做。
阿列克谢,不,利奥波德是否成功她其实并不在意,能成功固然好;失败了的话,他可能会死,倒也……不能算是“重大损失”
吧。
……情人不同于臣子,臣子嘛,给他高工资和高福利就差不多了;情人却还需要感情方面的投入,情人又不能只是床上的工具,否则就用真正的工具好了。
和情人们之间也不能只有简单的床上关系,否则就是庸俗的肉|体关系,很没意思。
用21世纪的时髦话说,就是需要“情绪价值”
,而且应该是双方的。
叔叔们教她“驭下之术”
,管理一家公司和管理一个国家是截然不同的难度,他们其实也没有受过皇储教育,不懂如何“治国”
,沙皇们的经验也不是什么好经验,凯瑟琳只能摸索着来。
君主其实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抓在手里,那样除了把自己累死没有第二条路。
要学会“放权”
,但要把最重要的事务抓在手中。
什么是最重要的“事务”
呢?大概就是人事任免权吧。
比如美国总统可以提名最高法院和联邦巡回法院的大法院,可以组建内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君主也类似,各省的正副省长、内阁成员、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都由她签字认可、下发任命公文,才是“程序正确”
。
这些高级官员的任命其实就是博弈的结果,能上位的要么为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