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明朝之我是崇祯 > 第732章 中南政策西域乱像五(第2页)

第732章 中南政策西域乱像五(第2页)

作为穿越来的普通人,他很清楚“不懂就别强上”的道理,只做自己擅长的事:

他自认没能力当千古一帝,那就干脆“做昏君”;

又因为读过些分析人性的书,便故意搞神秘,不让底下人通过察言观色猜到他的心思,以此掌握主动权。

对朱有建来说,“好好活下去”是第一要务。

要活下去,就必须先清理危险:

所以他绞尽脑汁发展火炮科技,想方设法保住手上卫兵的性命——

卫兵安全了,他才能活得更久、更滋润;

至于穷苦百姓的生计,得等他先稳住自身处境,有余力后才会放在心上。

事实上现在他和百姓过的都不错,说明内忧外患是可以换种方式解决的。

乾德二年八月十五日,中秋的晨光刚漫过紫禁城的角楼,辰时的梆子声还在宫墙间打转,王德化就领着一队内侍,推着十几辆朱漆食车进了宫门。

食车上码得满满当当,苏式的鲜肉月饼油光锃亮,广式的莲蓉蛋黄酥透着蜜香,还有刚从江南快马运到的水蜜桃,果皮上的绒毛都还新鲜,连装果盘的霁蓝釉碗,都是内造局新烧的细瓷。

宫里早在三日前就动了起来,各宫的宫女太监忙着挂灯笼、糊花窗,坤宁宫的廊下还摆了两盆正开得盛的桂树,风一吹,甜香能飘到御花园。

可人人心里都揣着个明白——

盼着乾德皇帝进紫禁城过中秋,约莫是桩痴想。

但嫔妃们还是忍不住盼,张皇后一早就让人把自己的宫苑收拾得齐齐整整,连茶盏都挑了最衬月色的白瓷;

周后站在她身侧,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口的银线绣纹,见王德化的食车停在殿外,脸上勉强牵起个笑,那笑意却没到眼底,反倒透着点说不出的苦涩。

谁都知道,王德化这一趟来,不是陪皇帝过中秋的,是奉命送节礼的——

这就等于明着说,皇帝又不会来了。

他把食盒一一递到各宫太监手里,嘴里说着“圣主惦记各位主子,特意让奴才把新制的月饼送来”,眼睛却不敢多停,寒暄没两句就拱手告退,脚步轻快得像逃,仿佛多待一刻,就要被宫里那股子盼而不得的沉闷裹住。

出了紫禁城,王德化松了口气,立刻让人把剩下的节礼分去文武勋贵和在京官员家。

如今的京官们日子早不比从前,自打朝廷推了“股田制”,又给各地“天下行走”设了补贴,连最末等的从九品小官,都能按月领到足够养家的俸禄,再没了从前吃不上饭的窘迫。

前两年可不是这样——

那会儿俸禄总拖,不少官员家里揭不开锅,有几家实在没法子,连主母的嫁妆都拿去典当,有的当掉了陪嫁的良田,有的连祖传的玉簪都换了米。

后来乾德皇帝知道了,没说啥大道理,直接从内帑里拨了银子,给那些典当过嫁妆的人家发了等额补助,前前后后竟有一百多家京官受益。

王德化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圣皇坐在御书房里,听他汇报补助发放的数目时,一手扶着额头,指尖揉着眉心,半天没吭声,那表情说不清是无奈还是好笑,末了只叹一句:

“朕这皇帝当的,还要管臣子家的棺材本,也算千古头一遭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