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明朝之我是崇祯 > 第700章 科技创新理论方向二(第1页)

第700章 科技创新理论方向二(第1页)

按他们的设想,这样的结构能在海上造出“巨无霸”船,大得像座移动的小海岛,甚至能在甲板上铺上厚厚的肥沃土壤,种上粮食蔬菜,打造出一片能漂在海上的可移动陆地。

这想法听着疯狂,却得到了研究院物理科、材料科、木工科各科的一致认可,连最挑剔的老匠人都觉得可行度很高——

若是将来陆地上真被活僵占了,没法生存,这种巨船就能成为大明的退路,载着人在海上继续过日子。

这个造巨船的计划并没瞒着人,工坊里的工匠几乎人人知晓,可朱有建却半点不知情,他眼下的注意力全放在了陆地防御上:

正催着工坊把原本抵御刀剑的木质排盾,改成更坚固的铝钢材质,好应对活僵的蛮力冲撞。

其实朱有建最初是希望研究出更轻便的铝合金,用来做盔甲和盾牌,可最后工匠们反复试验,出来的成果却有点“偏门”——

成了铝和钢按比例熔合的铝钢。

没成想这铝钢的性能意外得好:

比纯钢轻便一半,却比纯铝坚韧三倍,延展性还强,能敲打成各种复杂形状。

韩赞周已经试着把它用在河流的桥梁建造上,用铝钢做的桥梁支架,既不用像混凝土那样沉重,也不用像纯钢那样费银子,据说和石材、木材的适配度都很高;

他还觉得这不够,又拉着材料科的人提议:

“不如多试试铜和铝、铁和锡的组合,说不定能在强度上再搞出些新花样!”

针对铝钢排盾的改进,研究院物理科又提出了新想法:

他们照着水波的形状,设计出“波浪叠”结构,认为这种凹凸起伏的造型,能把活僵的冲击力分散到盾牌各处,防御效果会比平板盾好上不少。

眼下相关的防御实验已经在推进中——

工匠们用沙袋模拟活僵的撞击力,反复测试不同波浪弧度的盾牌,记录下每一次的抗冲击数据。

朱有建刚听说物理科“波浪叠结构”的想法时,当场就被这些大佬的脑回路惊到了——

好好的平板盾,怎么就想到往波浪形上琢磨?

可仔细一琢磨又觉得极有道理:

波浪形能分散冲击力不说,要是实验成功,这种板子还能像扇子似的轻松折叠,行军时往马背上一裹就行,可比传统排盾扛着走方便太多了。

果然没让人失望,物理科研究室对着波浪弧度、板材厚度反复调试,最后真造出了“簧片结构波浪板”。

这板子看着薄,内里藏着细密的金属簧片,既能像手风琴那样折叠,又能拉成好几米宽的长板,实际测试效果更是出人意料的出色:

步兵的刀砍斧劈落在上面,连个划痕都留不下,能直接免疫常规物理攻击;

就算面对加农炮、平射炮的弹体,炮弹撞上去也会被波浪弧度卸去力道,防御效果远超传统排盾。

按物理科的理论推算,要是把多层簧片结构波浪板叠加起来,一层卸力一层抗冲击,甚至能顶住歼城炮的攻击。

不过具体需要叠多少层,目前还没法真刀真枪实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