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建见无人反对,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悠然自得地又端起茶杯。
轻轻吹了吹浮在面上的茶叶,缓缓送入口中,慢慢品了一盏,那姿态惬意得好似在自家后花园赏花品茶一般。
随后,他又不紧不慢地续上一盏,故意拖延着时间,就像一位经验老到的钓者,稳稳地钓着鱼,吊足一众大员的胃口。
许久之后,就在众人的好奇心被撩拨到极致时,他才幽幽开口道:
“宣府大捷,闯贼精锐折损过半,已然无力再犯我大明京都!”
言罢,他便微微靠向椅背,静静坐在龙椅之上,目光玩味地看着殿下众人,像是在等待一场精彩大戏开场,等着看朝臣们作何反应。
朝臣们起初听闻这石破天惊的消息,都仿若被一道惊雷劈中,脑袋里“嗡”的一声,尚有些反应不过来,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满脸的惊愕。
片刻之后,整个朝堂瞬间炸开了锅,仿若热油锅里泼进了一瓢水,议论声、惊叹声此起彼伏。
这消息实在太过惊人,如今这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大明,哪里还有这般强悍的战力?
众人心中既惊又喜,仿若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朱纯臣到底是个急性子,率先反应过来,他脸颊涨得通红,兴奋得脖子上青筋都暴了起来,猛地扬起头,振臂高呼道:
“吴总兵威武!大明万岁!”
那声音高亢嘹亮,响彻整个金銮殿,震得殿梁都似微微颤动。
有了他这一领头,众人仿若被点燃的鞭炮,纷纷附和,齐声高呼:
“吴总兵威武!大明万岁!”
一时间,呼喊声汇聚成一股汹涌的声浪,在殿内激荡回荡,众人脸上的欣喜之色溢于言表,仿若已经看到了大明重振雄风、四海升平的那一天。
朱有建见状,气得嘴角直抽抽,双眼圆睁,直翻白眼,心中暗忖:
这些人真是糊涂至极!
平日里自诩精明,关键时刻却连这点眼力见儿都没有,这大捷明明是曹化淳带着一众太监拼了命挣来的,和吴三桂有哪门子相干?
他一怒之下,霍地站起身来,径直走下龙椅,大步流星地踏出金銮殿,脚步匆匆,边走边咬牙切齿地想:
不跟你们这些糊涂蛋一般见识!
值守太监一直留意着殿内动静,见状赶忙高声宣道:
“退朝!”
随后便一路小跑,迈着小碎步,追着朱有建出了金銮殿。
他跑得气喘吁吁,心中也暗自埋怨这些外臣:
这大捷明明是咱家督主的功劳,与吴三桂有何相干?
他身为内卫首领,想到此番大捷是由像他这般的太监们浴血奋战完成的,心中满是自豪,胸脯都不自觉地挺得更高了。
要不是王承恩极力拦着,他原本都打算跟着去,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威风一把呢。
而金銮殿内的大员们尚还蒙在鼓里,满心欢喜地整理着朝服,准备退朝之后,要是遇见吴襄,定要满脸堆笑地向他道贺。
在他们看来,老吴家这下可是立下了泼天的大功,怕是要出一门新武勋了,到时候吴家门庭若市,风光无限,他们心中满是羡慕,仿若看到了别人家里堆满了金山银山,自己却只能干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