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清代皇帝读书生活 > 第11部分(第1页)

第11部分(第1页)

果亲王允礼,是清圣祖的第十七子。雍正元年(1723年),封果郡王,管理藩院事。雍正皇帝对他很信任,特别欣赏他的操守清廉,曾特地颁谕称赞他:“果郡王实心为国,操守清廉,宜给亲王俸,护卫亦如之。”不久,进封亲王,总理位尊权重的户部三库。

在雍正十年(1732年)的序言中,这位操守清廉的允礼亲王,特别强调皇四子之道德修养,得益于祖父康熙和皇父雍正的教导,他说:皇四子幼侍圣祖仁皇帝,特荷慈眷,朝夕训诲????皇子性资乐善,于道德仁义之根源,既得之圣祖之渐??,复申以皇上之谕教,而又切磋于师友,研极于诗书,早夜孜孜,日新其德,故发为文章,左右逢源????皇子夙以乐善名堂,因以标文集,即此见平日心力之所注,而所以为文之根源具在于是矣!

贝勒允禧,是清圣祖的第二十一子。雍正八年(1730年)封贝子,雍正皇帝欣赏他立志向上,随之进封他为贝勒。这位允禧,擅长写诗,其诗清秀雅致,还工于绘,直承??源、文徵明之风;他还是一位精通道学的学者,清静修为,不喜喧嚣,自号紫琼道人。

立志向上、惟以恭谨慎自检束的允禧在雍正十一年(1733年)五月所写的序言中,称赞皇四子立德、立言、立功,直追圣主大舜!允禧说:古谓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在古人非欲岐之也,太上不易得,得其次亦可以不朽矣。而衡以圣贤之道,则德其所内蕴耳,著之而为功,宣之而为言,莫不皆备于一身则三而一者也。今王以乐善署其堂,而复以名其集。盖善即德也,德备而功与言随之,如水之有本,木之有根,其条达流行,有不期然而然者!然而,混混汤汤,观澜而知其本也。刁刁调调,揽叶而知其根也。则欲测王之德与功者,又何不可于其言观之哉!今为取其文而读之,于其霭以和者见仁之德焉,严以毅者见义之德焉,畅情而不繁、洞物而非察、坚确而不移者,见礼、智、信之德焉!

平郡王福彭;雍正时历官右宗正、署都统、军机处行走、定边大将军。乾隆皇帝即位后,很信任他,任命他为上三旗之正白旗、正黄旗两旗满洲都统。福彭在序言中称赞弘历天资敦敏,惊为天人!他说:“皇四子朝夕讲贯,窃见皇四子问安视膳之余,耳目心思,一用之于学。考合古今,征论同异,虽单词只义,必条分缕析,铢黍弗差。每为文,笔不停辍,千言立就,而文思泉涌,采翰云生!盖天资敦敏而又缉熙光明,实为天人并臻其至者也!”

大学士鄂尔泰,字毅庵,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其先祖从战有功,雍正初年时入祀昭忠祠。他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举人,后袭佐领,授三等侍卫,迁内务府员外郎。雍正在藩邸时,曾有意接近鄂尔泰,被鄂尔泰拒绝。后来,雍正即位,特地召见这位谨小慎微之人,夸奖他:“汝为郎官,拒皇子,其执法甚坚。”雍正十分欣赏他,一再授予要职,历官将苏布政使、广西巡抚、云南巡抚治总督事。鄂尔泰因治理西南边疆有功,拜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办理军机事务,授一等伯。

鄂尔泰在“序”中直接称颂弘历上接列圣心传,明确称赞他是有治国之才的储君。

大学士张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人。他是著名大学士张英的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入值南书房。历官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刑部侍郎、礼部尚书。雍正时期,复值南书房,加太子太保,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历官文渊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史称其:“周敏勤慎,尤为上所倚。”

张廷玉以学问渊博、为人谨慎和刚正不阿著称,他在“序”中却由衷地称赞弘历有天授之才、博通古今之学。他说:“雍正元年,皇上绍登大宝,命廷玉随侍皇四子、皇五子讲读书。????皇四子粹质天禀,明敏博达,而功力缜密,朝有课,夕有程,寒暑靡间????皇子以天授之才,博通古今之学????诚如载籍之指要,平日口诵心惟者,既能言之,又允蹈之,自此进德修业,日新岁益。”

一向严历的师傅朱轼,在“序”中夸奖自己的学生:“皇四子、皇五子年甫十三岁,已熟读诗、书、四子,背诵不遗一字,已乃精研《易》、《春秋》、《戴氏礼》、宋儒性理诸书,旁及《通鉴纲目》、《史》、《汉》、八家之文,莫不穷其旨趣,探其精蕴????皇子天禀纯粹,志气清明,晨夕侍奉之下,其熏陶??育圣德圣训者,固日新月盛,莫知然而然矣!”

弘历的弟弟弘昼在序言中,称赞哥哥乐善无穷而文思无尽,也公开表明自己心悦诚服,不敢与哥哥同年而语。

王公大臣、皇亲国戚如此一片赞誉之声,俨然视弘历为未来的储君。特别是惟一有资格能够与弘历争夺储君之位的弟弟弘昼,公然退避三舍而称颂哥哥;在中国历史上,以冷酷严厉著称的雍正皇帝,对于皇四子这么大的动静,竟然没有任何表示!这样,大臣们似乎心里明白了,皇帝默认了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已确定了皇位继承人。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二日,在圆明园理政的雍正皇帝突然病危,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和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奉诏入侍。第二天子时,雍正皇帝去世,终年五十八岁。弘历奉遗诏即皇帝位,时年二十五岁,为乾隆皇帝。

2。《乐善堂文钞》的内容

雍正八年(1729年)的校订稿《乐善堂文钞》十四卷,是弘历在此前七年所写的诗文精华之选集。雍正八年是庚戌年(1730年),这一年问世的本子是??写本,并未正式刊印出版;雍正皇帝很重视这个本子,特地让近臣戴临等人精??了十四位作者的序言,共计一套十四册,可以统称之为庚戌文钞本。其年,弘历二十岁,可见这部文钞本是作者青少年时期的作品选集,从这个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从写作到选择作品,都是一丝不苟的。

弘历宣称文不惮改,当精益求精。乾隆二年(1737年),他检阅旧作,对庚戌文钞本进行全面的订正和增删:将庚戌至乙卯(雍正八至十三年)之间作者的续作收入集中,汇成一书,也就是说《乐善堂文钞》占十分之三,增之以雍正十三年(1735年)以前续著的十分之七,合为《乐善堂全集》四十卷,交内府刊印,颁布海内外。这套《乐善堂全集》包括:卷一至六之文论,卷七至十四之序、跋、杂著、表、颂、赞、制义,卷十五至十八之赋,卷十九至二十九之古体诗,卷三十至四十之今体诗。

乾隆皇帝在乾隆二年(1737年)的《乐善堂全集序》中说:“往者岁庚戌,曾录数年中所作序、论、书、记、杂文、诗赋,次为十有四卷,置诸几案,时就所言,以自检其行。嗣是所作,盖四倍前????少有余暇,未尝不考镜史,以自观省。爰取庚戌《文钞》所载存十之三,续作未订入者存十之七,总为一编,共若干卷。非欲以文辞自表著,盖是集乃朕夙昔稽古典学所心得,实不忍弃置。”

清乾隆二年(1737年)刊行的《乐善堂全集》四十卷:卷一至卷十八是文集,包括论、序、记、跋、书、杂著、颂、赞、箴、铭、制义、赋;卷十九至四十是诗集,包括古体诗、今体诗。《乐善堂文钞》和《乐善堂全集》第一卷第一、二篇,都是《立身以至诚为本论》、《读书以明理为先论》。《乐善堂全集》卷末是乾隆元年(1736年)少保、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太子太保、左都御史福敏,吏部左侍郎、将苏巡抚邵基,侍读学士梁诗正,编修顾成天等大臣分别撰写的跋文。

鄂尔泰是在雍正十年(1732年)选定为皇子弘历的老师,他曾先后为弘历皇子时期的著作《乐善堂文钞》、《日知荟说》写序,他对弘历的文才和智慧深为佩服,他在比较了弘历前两部书和这部书之御制序后,觉得这部书之御制序言尤其深切,收录之内容也更加全面地展示了皇子之圣人之德、圣人之治、圣人之心。

弘历在皇子读书期间,极喜欢醉心于翰墨娱情,修身养性。他特别喜欢虎,对高其佩的指头充满兴趣。高其佩是清初著名的家,辽宁铁岭人,以指头独步当世,人称高铁岭。高氏的指头内容很丰富,主要是以动物为主,特别是虎极其生动传神。弘历喜爱高氏的作,高氏特地为弘历当场创作了一幅。弘历十分喜欢,随即写了一首《高其佩指头虎》诗:

铁岭老人阎李流,不用笔用指头。

纵横浑洒饶奇趣,晚年手法弥警遒。

为吾染指苍虎,气横幽壑寒飕飕。

落墨伊始鸦雀避,着色欲罢豺狼愁。

??似苍鹰厉??爪,炯然霹雳凝双眸。

万里平川望无极,三株古柏擎龙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