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 第197部分(第1页)

第197部分(第1页)

特别是中国陆军第21集团军所属的第61高原应急机动摩步师,可以说是兰州军区的“宝贝疙瘩”,其前身是原红28军,新四军第2师4旅,华野2纵4师,可以说是根红苗正的正牌红军师,也是兰州军区唯一一个应急机动步兵师,约17000人,摩托化编制,辖第181和第182两个红军团,号称是兰州军区的第一主力。传说这次为了调第61高原应急机动摩步师入藏作战,成都军区司令员张陵中将可以在中央军委那里没少下工夫,更祭出了“激将法”故意和原第61摩步师政委张海洋中将一起在兰州军区司令员李天元上将面前大肆贬低第61摩步师的高原作战能力,这才引出了第21集团军所属的第61高原应急机动摩步师入藏参战。

当然传说终究只是传说,实际上作为兰州军区的战略值班力量—第21集团军的第61摩托化步兵师本身就负责着中印边境西段地区的防御任务与负责东段地区防御的第13集团军第149师同属于战区应急机动部队。部队常年在中国西部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进行的演习或驻训,足迹几乎遍布了新疆的昆仑山,帕米尔高原,西藏的念青唐古拉高寒山区和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而此次对印作战,第61高原应急机动摩步师更是主动请缨。根本无须激将。

而在入藏的路线之上,第61高原应急机动摩步师更是占尽了天时、地理,第61摩托化步兵师和第21集团军各支援部队从秦岭脚下、六盘山麓、贺兰山阙、嘉峪关城驻地多路多方向同时向拉萨预定集结地域开进,横跨陕、甘、宁、青4省区,机动1700多公里,在“天路”青藏线上汇成滚滚铁流,上演了一幕蔚为壮观的现代远程奔袭作战。第13集团军的前锋部队还没有抵达拉萨,第61高原应急机动摩步师已经在拉萨地区建立起了前进基地,向日喀则方向挺进了。

日喀则地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南与尼泊尔、不丹、锡金三国接壤,西衔阿里地区,北靠那曲地区,东邻拉萨市与山南地区。可以说是独控藏南的战略核心,从古到今的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西藏地区近代历史之上无论是南方尼泊尔沙阿王朝剽悍的廓尔喀军队,还是装备精良的大英帝国的远征军都曾以日喀则地区作为入侵西藏的前进基地,而中国军队要想保有全藏,仅仅拱御拉萨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战线前推至日喀则一线,才有可能真正的拒敌于国门之外。

日喀则在藏语之中被称为“溪卡孜”,意思为“土地肥美的庄园”。这里地域广阔,沃野千里、牧草丰盛,素有“西藏粮仓”之称。源远流长的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两岸的河谷平原,地势平缓,土层较深,水源充足,适宜青稞等高寒农作物的生长,藏南谷地则是西藏高原草质最好的牧场,西藏闻名的“桑桑酥油、帕里牦牛、岗巴羊”就产在该地区。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战争状态之下,屯兵于日喀则地区对于缓解高原地区作战巨大的后勤压力。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十五章:大雪崩(五)下

“中国人想利用常规武器上优势逼迫我们就范—停止对孟加拉的进攻,同时重新回到屈辱的谈判桌上去。面对敌人的如意算盘,我们只能用实际行动来回答他们:要么给予印度足够的生存空间,要么接收全人类的末日审判!”在新德里的大型地下掩体群之内,疲惫的印度武装力量实际最高指挥官—乔京德尔。贾斯万特。辛格上将正利用印度国家战略核司令部的联络系统向遍布印度全境的核武装力量进行着紧张的战前总动员。

加尔各答方面糟糕的战略局势和长途的奔波劳累已经几乎击垮了这个曾经雄心勃勃的将军,目前摆在他面前的几乎是一局死棋,而唯一可以为印度带来一线生机的可能只有印度那并不强大的核武库了。利用核武器巨大的毁灭力量作为威慑,印度或许可以阻止中国和巴基斯坦目前在边境地区集结的重兵集团,同时全力以赴迅速摧毁孟加拉的国防力量,从这个贫穷的邻国身上压榨出足够印度继续生存的资源,这可能是印度这个大国死中求活的唯一机会。

对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北中国军队的调动和集结情况,乔京德尔并非一无所知,毕竟十几万大军开进高原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无法完全保密的。而中国政府和军队对于在西藏地区的军事行动更是毫无掩饰。按照###的说法,中国对于印度次大陆半岛半岛目前的局势和新德里军政府“穷兵黩武”的行径充满了“忧虑”,为了维护南亚地区的和平和稳定,中国政府将在西藏地区部署“一定数量”的地面部队,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这完全是赤裸裸的武力威胁。”虽然中国政府仍没有向全世界公开自己对印度的要求,但是来自北京的特使已经秘密的向新德里宣告了中国对印度的最后通牒:中国政府要求印度军队立即终止对孟加拉国的一切军事行动,遵守此前曼莫汉。甘地内阁与中国政府所签定的《中印马六甲及印度洋地区和平协议》的相关约定,向中国和东盟支付战争赔偿并着手削减进攻性武器。否则中国政府将终止与印度之间达成的停火协定,中印之间的战争状态将继续保持下去。

“如果印度政府仍执迷不悟,将希望寄托于一两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上的话,那么中国政府将在必要的时刻先发制人,摧毁印度威胁地区和平的远程战略打击能力。”在来自北京的最后通牒之中,中国政府毫不留情的揭穿了乔京德尔的如意算盘。显然中国政府同样清楚印度目前虚弱的现状,核武器已经成为了印度国家战略安全的最后的支柱。如果此刻接收中国政府的和平协定,印度这个国家的命运或许还不至于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但是乔京德尔却主观的认定这不过是中国人的虚言恫吓。

“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在第一时间全部摧毁印度的核武器发射平台,而只要我们的核打击力量在首轮打击之中有30%以上的力量幸存,那么印度就足以让印度的敌人付出他们难以承受的代价。”虽然对于中国二炮和空军的远程打击能力,经历了马六甲地区惨败的印度军方仍心有余悸。但是作为国之利器的战略核力量的隐蔽和防护程度与野战目标毕竟不能同日而语。何况印度是一个拥有辽阔战略纵深的大国,在中国海军的长臂“上海—江苏”双航母战斗群在孟加拉湾遭遇重创之后,中国似乎已经基本丧失了对印度南部地区的打击能力,所以即便已经触及了大国之怒,但是乔京德尔仍有信心印度可以凭借着自身的核力量度过难关。

乔京德尔信心满满的话语可以说讲对了一半,或许这个世界真的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在第一时间全部摧毁印度的核武器发射平台。但是这并不代表印度的核武器可以在对方的首轮打击之中幸存下来。理由很简单,印度的敌人远不只中国这个一个。此刻就在满眼血丝的乔京德尔通过通讯光缆向印度全境的各个核攻击阵地发表着他慷慨激昂演说的同时,一张无形的大网也正从四面八方向印度次大陆笼罩而来。

在清除印度核威胁的联合战线之上,巴基斯坦无疑是中国最忠实以及最能力的盟友。因为对于中国而言,印度的核武器虽然极具威胁,但仍远没有扩张到一次性覆盖中国境内所有战略目标的程度,但是对于巴基斯坦而言,印度的核武库虽然还不够强大,但是将巴基斯坦打回石器时代却是绰绰有余,而且这种威胁很可能不以巴基斯坦的意志为转移,无论巴基斯坦是否对印度采取敌视的态度,印度在发动核战争之后,不管对手是谁都会在第一时间抹平世仇巴基斯坦。

所以尽管巴基斯坦在印—东(盟)战争以及中—印战争爆发以来一直避免与印度在边境地区制造对立,极力不刺激印度由于连场挫败而脆弱起来的神经。但是当印度将核弹头装上发射平台的那一刹那起,巴基斯坦政府已经无可避免的卷入了对印作战的旋涡之中。此刻乔京德尔在隐秘的通讯线路上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在第一时间传输到位于印巴边境重镇—拉合尔的巴基斯坦情报部门的耳中。

拉合尔(Lahore)是巴基斯坦的第二大城市,作为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省会。这座雨水充足、树木葱茏,芳草如茵的“花园城市”地处富庶的印度河上游冲积平原之上,位于南亚到中亚的古代商路要道上,是巴基斯坦与印度之间交通的枢纽。它历史悠久,已经建城两千多年了,曾被称为“南亚面包蓝”的旁遮普邦首都。1525…1707年间更曾作为著名的莫卧儿帝国的统治中心之一。直到今天这座城市至今仍然保留着阿克巴大帝时代所建造的那些昔日富丽堂皇的城堡、清真寺以及皇家花园。

而拉合尔距离印巴边境仅有29公里,与印度边境重镇阿姆利则紧邻。按常理来说在这个距离之上,印度如果对拉合尔使用核武器的话,那么很可能将直接殃及自己的本土,但是实际印度将对巴基斯坦发动核打击,拉合尔绝对是首选目标,而且很可能将同时遭到数枚万吨级核弹头的攻击。这不仅是由于拉合尔是巴基斯坦的工业中心—工业重镇锡亚尔科特、古杰兰瓦拉和费萨拉巴德都均散布于距离拉合尔100公里左右的范围内,更是因为拉合尔在军事上同样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巴基斯坦中央空军司令部的指挥部就设在拉合尔,这一司令部是巴基斯坦空军三大战备司令部之一。常驻有巴基斯坦空军精锐力量—两个F…16A型战斗机中队的萨果达空军基地也位于拉合尔市西部,那里同时还是巴基斯坦空军战斗指挥官学校的所在地。在1965年的印巴战争之中,萨果达基地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巴基斯坦空军从这里出发轰炸了印度西部的14个空军基地和两个地面雷达站。20世纪80…90年代,随着印巴军备竞赛加剧。巴基斯坦急于拥有一种可以投掷核武器的战术平台,有可以携带核航弹的F…16A型战斗机自然成了首选。

而巴基斯坦陆军的“哈塔夫”系列近程弹道导弹也有相当数量被部署在萨果达空军基地之中,而在拉合尔附近的奇拉纳山脉之中更有数个储备有核弹头的地下仓库,一旦印巴两国真正以核武器为手段兵戎相见的话,那么拉合尔无疑将成为印度核武器的首选打击目标之一。“美国五角大楼曾模拟过那毁灭性的打击。”此刻站在位于萨果达空军基地的指挥中心内,原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局长,现任巴基斯坦参谋长联席会主席的乌尔。哈克中将此刻正焦急的等待着来自###堡的最后命令

巴基斯坦情报体系由情报局(IB)和三军情报局(ISI)组成,情报局隶属内政部,三军情报局隶属国防部。而武装部队的各军种又都设有情报处,不过这些部门大多数时候只为战术军事情报工作服务。所以对于在针对印度目前核力量集结的问题上,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已经成为了巴基斯坦国家安全最重要的保障力量。

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堪称是世界上最老牌的情报机构之一,虽然它是印巴战争的产物。但早在1947年巴基斯坦建国时期创建的情报局却可以看作是它的前身。在1947年~1948年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第一次印巴战争,情报局在军事侦察方面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时任巴基斯坦陆军副总参谋长的英军少将考思姆决定通过抽调陆、海、空三军的部分精英军官,在###堡正式组建三军情报局,专门从事国外情报(包括军事情报及非军事情报)的收集、分析和评估工作,当然其情报搜集重点主要是针对印度。

半个世纪以来,印巴之间发生过3次大规模战争,小规模冲突更是多如牛毛,不计其数。面对强大的印度,正是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的出色表现,才令实力悬殊的巴基斯坦军队一次次在正面战场之上艰难的支撑了下来。虽然根据资料显示,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仅有1万名特工和雇员,但这个数字显然并不包括其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线人和隐瞒了身份间谍小组成员。

“在冷战时代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更多的被看作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处的附庸。但实际上只有很少数的聪明人才能真正了解你们才是那些秘密战争的主谋和胜利者。”站在乌尔。哈克中将的身边,两个满头白发的西方人竟进入了巴基斯坦战略决策的中心,正友善的看着这为自己的老朋友,他们中的一位正是与乌尔。哈克中将打过无数次交道的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霍华德。泰勒。

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这个职位总是与巴基斯坦有着不解之缘,霍华德。泰勒的前辈—亨利。基辛格主导了美巴两国在冷战后期大多数的情报交流与合作,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授意之下,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曾不遗余力通过新闻媒体散布谣言破坏印度总理英。甘地的国际形,;阻挠和影响印度和苏联的军事合作。在阿富汗战争时期,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游击战专家更是在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的帮助之下,通过巴基斯坦北部白沙瓦的难民营将众多来自全世界的###原教旨主义者及阿拉伯志愿者送入了阿富汗战场,两国的情报部门更共同实施了多次针对驻阿苏军的绝密作战行动。

而亨利。基辛格本人也正是从这个国度迈向前往北京的“登月之旅”的。而今天霍华德。泰勒所要作的虽然远没有亨利。基辛格那般伟大和富有历史意义,但是却同样足以载入史册。亨利。基辛格的努力开创了美、苏、中互相牵制的国际大三角格局,而今天霍华德。泰勒将有幸目睹中美两大国共同主宰世界的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而巴基斯坦将再度成为沟通这两大国之间的桥梁,而印度则将替代强大的苏联成为中美两国共同的敌人。

“您说笑了,巴基斯坦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美国政府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向我们的国家所提供的帮助。当然我们也不会忘记英国人为我们所带来的文明和开化。”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乌尔。哈克中将又怎么会不知道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之中,巴基斯坦不过是一颗棋子而已,只是由于他的战略位置才显得特别重要,但棋子终究只是棋子而已,如果需要美国仍会好不吝啬的将其牺牲掉。不过此前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和美国政府的种种合作又何尝不是在捍卫巴基斯坦自身的国家利益呢?

如果说对于霍华德。泰勒的所谓感谢之语是三分真情七分假意的话,那么乌尔。哈克中将对与霍华德。泰勒一起出现在拉合尔的英国贵族—汉密尔顿公爵的那些话语则是毫无水分的。的确英国殖民者给南亚次大陆带来的灾难和浩劫是印巴两国人民都无法忘记的。英国人不仅在南亚次大陆之上强取豪夺,制造种族对立,更在印巴分治的问题上设下了两虎争食之计。

就在此刻乌尔。哈克中将所站立的土地上。美丽的旁遮普省在印巴分治时被强行分割为两部分。可以说1947年旁遮普就是人间地狱,在拉合尔与阿姆利则充满了双向的逃难人们,自十六世纪莫卧尔帝国的统治建立以来的数百年间印度教徒,锡克教徒和穆斯林已经和睦相处,可是在那一年这三个教派互相之间在英帝国的挑唆之下开始血腥的互相残杀,难民被成火车成火车的杀死,女人跳井没死成竟然是因为井里的死人已经满了,当时有近100万人被杀死,而这些罪行竟是以神圣的宗教名义进行的。如果当时英国人能负一点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