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七大名医传奇:古代的中医 > 第20部分(第1页)

第20部分(第1页)

东林书院的凋零

在公元1621年,缪希雍移居到了金坛,开始和弟子庄敛之和康文初整理自己的著作,他们将《先醒斋笔记》进行了增补,成为了《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这一年,缪希雍已经七十多岁了。

在这个时期,有的时候是缪希雍自己提笔写几段,有的时候是他口述,弟子记录下来。

有的医史文献资料说缪希雍是因为阉党抓捕东林党人,才移居到金坛的,这是不准确的,因为此时,东林党人还没有向魏忠贤发起总攻,而魏忠贤也没有开始对东林学子痛下杀手,实际上,那些事情是发生在四年以后。

我在前面写的那些医案,似乎给人一种感觉,就是缪希雍总是在给周围的朋友看病,都是特脸熟的人,朋友套朋友的,其实不是,这是我故意选择的医案,实际上医生看病是不分朋友不朋友的,在缪希雍的书里也记录了大量的治疗普通患者的医案。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3;缪希雍(31)

但是,缪希雍的这些朋友却真是值得写一下,因为,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忠义之士。

让我一个一个来说吧,他的朋友中,有一个叫杨涟的人,这位杨涟是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朝廷安排他当了常熟县的知县。这样,他就来到了缪希雍的家乡,为了真实了解当地民情,他经常穿着老百姓的衣服,深入田间、街道,微服察访,这种踏实的工作作风让他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杨涟在刚刚来到常熟以后,就听说缪希雍是个豪爽忠义之人,不但医术高超,还对很多事情有自己的见解,于是就前来登门拜访缪希雍,希望了解当地的治理之道。

缪希雍和杨涟的脾气其实十分相似,都是忠肝义胆之人,两人一见如故,成为了朋友,至于杨涟所问到的常熟治理之道,缪希雍也毫不含糊,立刻把自己的亲戚给贡献了出来。

缪希雍的这位亲戚,是他的外甥女婿,叫毛清,这位毛清可不是一般人,是当时的大款中的大款,是个巨富。

缪希雍立刻把这个巨富外甥女婿给贡献了出来,说:常熟必须要兴修水利,兴修水利的钱,可以找这位大款要。

同时,还把这位大款(毛清有无数的水田)的水田种植经验也贡献了出来,让杨涟推荐给大家。

有这么一个舅舅,估计这位毛清大款一定会哭笑不得。

顺便说一句,这个毛清大款的儿子叫毛晋,此人值得一提。

这位毛晋从小就被缪希雍给灌输了一定要有文化的思想,因此和他的大款父亲截然不同,毛晋经缪希雍安排,拜了缪希雍的好友钱谦益(就是那位娶了名妓柳如是的老头)为师,毛晋从三十岁左右就踏入了出版业,做了一个书商,不过他这个书商做的可是太大了,他建立了自己的藏书楼,叫汲古阁、目耕楼,藏书八万四千多册,其中很多是宋版书,他还雇用刻工、印工,刊印书籍六百多种,恨不能当时整个大明帝国哪儿都有毛晋刻印的书(称为“毛刻本”),毛晋抄写的那些珍贵书籍,被后世称为“毛钞”,极其珍贵,毛晋当时在江西订制的宣纸,在纸的边上会盖一个“毛”字,因此被称为“毛边纸”,现在同规格的宣纸还这么叫,估计练习书画的朋友们会很熟悉。

这位毛晋还打破了一个记录,在历代私刻的书籍中,他刻的最多。

钱谦益自不必说了,他比缪希雍小三十多岁,但缪希雍仍然把他当作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喝酒,钱谦益曾经描述过当时的情景,他说有一次,缪希雍在酒席间慷慨陈词,对钱谦益说:“传称上医医国,三代而下,葛亮之医蜀,王猛之医秦,由此其选也。以宋事言之,熙宁之法,成方以致病也(意思是使用现成的药方,不知变通,导致不良后果);元祐之政,执古方以治病也(用古代的方子,可现在的病情变了,却不知随机应变)。绍述之小人,不诊视病状,何如而强投乌头、狼毒之剂(有毒的药物),则见其立毙而已矣。”

然后,又问钱谦益:“子有医国之责者,今将何谓?”意思是说你有治理国家的责任啊,现在有什么对策呢?

钱谦益自己记载到:“余沉吟不能对。”

钱谦益又说,缪希雍酒醉之后,“酒后耳热,仰天叫呼”,其郁闷之情可见。

后来,在东林诸子死后,钱谦益成为了东林人新的领袖。

现在,让我们再说回杨涟,我们的杨涟知县在任期间,正好是东林书院会讲的鼎盛时期,因此他也经常跑去书院听讲。 txt小说上传分享

3;缪希雍(32)

常在东林书院碰头的,除了缪希雍,还有一位,叫缪昌期。

这位缪昌期各位一看名字就能猜到,是缪希雍的亲戚,他们分别属于缪氏家族的两个谱系,缪希雍家在常熟,缪昌期的家族在江阴,有的医史书说他们是兄弟,这是不准确的,他们的辈分还没有搞清楚,他们自己也不以兄弟相称呼,但二位确实是志同道合的好友。

这位缪昌期也需要特别介绍一下,他是万历四十一年进士,这位还真不愧是缪希雍的亲戚,敢情脾气和缪希雍一样,都是忠义之人,敢于直言,胆子大得出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