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周星驰外传 > 第10部分(第1页)

第10部分(第1页)

1992年8月底,电影《鹿鼎记》组建了一个强有力的摄制组,投入到了影片的拍摄工作当中。在拍摄的过程中,周星驰似乎找到了以往不曾有过的感觉,他觉得《鹿鼎记》一定会成为一部周星驰电影的经典之作。他会与导演王晶一同将金庸这部最后的武侠小说演绎得出神入化。于是,整个影片笑料百出,一些经典的对白也由周星驰表演出来。

周星驰随着影片拍摄进度的不断推进,对影片中人物形象的表演也愈加传神。

1992年夏季,由周星驰主演、王晶执导、寰亚综艺电影公司出品的影片《鹿鼎记》开始在香港公映,也随之带来了周星驰从影历程中的一段最为辉煌的时期。

90年代初期至今,周星驰的喜剧电影多数都深受观众欢迎,周星驰本人也逐渐成为香港制片商眼中票房收入的保障。这部《鹿鼎记》也不例外。由于主演是周星驰,很多喜爱周星驰电影的观众自然而然涌进了电影院。与此同时,《鹿鼎记》作为金庸的武侠名著,曾被多次搬上银幕,当年香港无线电视台拍摄的影响广泛的电视连续剧《鹿鼎记》同样是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作品,对于如今这部《鹿鼎记》,很多“金庸迷”自然也不会放过。以上两个群体,带来电影《鹿鼎记》巨额的票房收入也就不足为奇了。

看过电影《鹿鼎记》的观众,绝对会感觉到不虚此行,因为这部电影正如周星驰最初所期待的,成为了他从影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银幕上,周星驰扮演的韦小宝形神兼备。他在妓院长大,复杂的生活环境使他有了一身鲜活的市井气。他有时大耍滑头,有时大大咧咧,有时妙语连珠……令人开怀大笑时,很多道理却也发人深省。这些,已经超越了原著的故事,正是周星驰无厘头表演风格的精髓表现。

随着电影票房收入的不断攀升,很多娱乐传媒都开始做周星驰影片的专题报道。他们不仅将目光放在周星驰的新作《鹿鼎记》,发表大量评论称:“周星驰塑造的韦小宝形象是对金庸笔下这一著名人物最成功的诠释。”而且,更将目光着眼于周星驰辉煌的电影历程以及出道之初的奋斗道路,确实在香港一度掀起了周星驰电影研究的热潮。

当电影《鹿鼎记》的上映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周星驰却又悄无声息地开始了新的动作。那就是接着电影《鹿鼎记》形成的热潮,继续拍摄电影《鹿鼎记》的续集影片《鹿鼎记II神龙教》。

令周星驰感到高兴的是,电影《鹿鼎记II神龙教》较《鹿鼎记》在武打表演领域有所突破,主要原因就是影片的导演除王晶之外,还有了在上集影片中担任动作指导的著名动作导演程小东的加入。

由于拍摄电影《鹿鼎记II神龙教》的主要原因,就是想借助电影《鹿鼎记》的成功而进一步拓展原有故事。所以,为了抢时间,这部影片的拍摄工作极为紧张。20几天的紧张拍摄之后,立即又开始了后期制作。于是,这部紧锣密鼓摄制的影片《鹿鼎记II神龙教》很快就出现在观众面前,使很多对《鹿鼎记》还意犹未尽的观众,有了再次感受周星驰塑造的韦小宝形象的机会。

电影《鹿鼎记》及其续集《鹿鼎记II神龙教》,是周星驰第一次尝试扮演一个武侠名著中的经典人物。事实上,周星驰此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在香港观众中间加深了周星驰的个人影响力,而且,两部影片都取得了极为可观的票房收入:《鹿鼎记》为4086万港元,《鹿鼎记II神龙教》为3658万港元。与此同时,两部电影又共同入选了1992年香港年度十大卖座影片排行榜,《鹿鼎记》名列第三名、《鹿鼎记II神龙教》名列第五名。

这样的成绩,是很多香港影星都无法企及的。

E、首次尝试悲喜剧,便打动观众心扉

1992年的秋季,周星驰又接拍了一部武侠喜剧电影《武状元苏乞儿》。

本来,周星驰是不打算接拍这部电影的。虽然这一年接拍的电影并不算是很多,与1990年的11部和1991年8部相比要少一些,但是周星驰却切身感觉到这一年工作的繁忙。从年初的第一部电影《漫画威龙》算起,截止到新近的《鹿鼎记II神龙教》,周星驰共拍摄了6部影片。数量比以往减少,但压力却比以往大,这是为什么呢?周星驰很清楚,在之前的一些影片,虽然有他演出,却并不一定是作为影片的男一号演员出现的,所以,无论是戏份和压力都要轻许多;之后,由于周星驰不断创造票房奇迹,越来越多的制片商选择他为男一号。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此刻的周星驰接拍影片和对待表演的态度已经不同于以往,他知道,在演艺界拼杀如同逆水行舟,不进步便会被人遗忘。随着影响力越来越大,周星驰对自己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每次接下一部电影,周星驰会把功课做得非常细致,比如说分析透彻人物的性格,再比如说如何在故事情节当中发挥自己的表演等等。这样,虽数量不比以往,但所付出的劳动却是要超出以往许多的。这是周星驰在拍摄完电影《鹿鼎记II神龙教》之后,准备进行一段时间休整的原因。

但周星驰还是很快决定拍摄这部《武状元苏乞儿》了。

那一天,找到周星驰商讨电影《武状元苏乞儿》拍摄计划的人,正是已经与周星驰有过愉快合作的导演陈嘉上。1991年,是陈嘉上执导的影片《逃学威龙》令周星驰再次问鼎香港年度十大卖座影片排行榜。

周星驰印象中的导演陈嘉上,外表文质彬彬,文学底蕴十分深厚,他的电影作品总是能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同时,体现出深刻的社会意义。对于陈嘉上表现出的通过驾驭影片体现深刻社会意义的能力,正是周星驰对他最为欣赏的。此刻,周星驰逐渐成为香港电影票房的旗帜,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因为票房成绩而认可他的表演,甚至有人说:“周星驰根本不会演戏!”尽管这些对“无厘头”表演风格的不认可,并不能影响周星驰对这种表演风格的喜爱和追求,但是,他还是认真对待了别人对自己的批评。能够兼顾票房与思想深度,则成为周星驰此刻追寻的目标。所以,当导演陈嘉上找到自己的时候,周星驰在想,这次探索的机会应该来到了!

的确,陈嘉上带给周星驰的拍摄计划,确实是一部有思想深度的特殊作品。因为,这将是周星驰第一次尝试拍摄悲喜剧题材影片。

苏灿原本叫做苏察哈尔灿,乃满族将门之后,其父为广州大将军。他从小不学无术,不喜欢读书写字,终日无所事事,在外面浪荡游玩,惹是生非。但由于是出自将门之家,苏灿在武学上倒是颇有造诣。一天下午,苏灿在怡红院外,和平乱大将铁帽子王僧格林沁以及天理教教主赵无忌,为一名神秘女子争风吃醋,大打出手。原来这名女子是前丐帮帮主的女儿如霜,为杀赵无忌设下美人计,没想到碰上了苏灿。苏灿却对如霜一见钟情,死缠不放。为了打发走苏灿,如霜便开出了个择夫条件——“武功高强,状元之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希望苏灿知难而退。岂知苏灿竟真的赴京参加了武举考试。 然而苏灿由于疏于习文,目不识丁,只能在文试中作弊,被赵无忌揭发,惹得皇帝大怒,不但抄尽苏家家产,还要苏家父子一生只能沦落街头“奉旨讨饭”。一日,苏灿巧遇丐帮长老,练就一身绝学——降龙十八掌、睡梦罗汉拳、打狗棒法,并成为丐帮帮主,与黄飞鸿等人并列为“广东十虎”。如霜最终被苏灿的热情所感动,有情人成眷属……

刚刚听导演陈嘉上讲述完电影《武状元苏乞儿》的故事,周星驰就已深深为其中的情节所打动。对于苏乞儿的故事,周星驰原本并不陌生。在民间传说中,苏乞儿几乎与黄飞鸿并肩齐驱,都位列广东十虎之一。但如果如同陈嘉上导演所讲的,苏乞儿成为了广东将军的儿子、满洲世家的公子苏察哈尔灿,而且在影片最后居然成为“丐帮帮主”,这的确是一种全新的演绎。周星驰很喜欢这部影片大悲大喜的故事框架,因为如果由其他演员来出演这部电影,或许完全可以将它演绎成一种正剧的风格。周星驰对这部电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影片之初,苏乞儿的得意与喜悦,恰恰如同周星驰以往在其他电影中诠释的喜剧氛围一样,给人以欢笑。但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却是对周星驰的挑战。因为,这部分的故事却是很悲切的,苏乞儿的人生走入了一个悲剧的阶段,即使在其中有喜剧的段落,那也是一种喜由悲来的感觉。有了以上这些考虑,周星驰欣然接拍了这部有生以来第一部悲喜剧风格的影片《武状元苏乞儿》。

在电影即将开拍的时候,周星驰还向导演陈嘉上推荐了一个朋友,希望能够在影片中扮演角色。这个朋友名叫李建仁。

李建仁不仅是周星驰小学时期和中学时期的同学,而且多年以来,一直与周星驰保持着密切交往。他的父亲也是电影圈中人,担任过摄影师,因此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李建仁的身影就常常在片场里。那时,李建仁看过很多演员在片场拍戏,也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够有机会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周星驰很清楚地记得,在上学的时候,自己对李小龙的喜欢是出了名的,而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够在银幕上表演。当时很多同学都嘲笑周星驰,觉得他是在痴心妄想,只有李建仁一直对周星驰充满信心,所以,周星驰对这位同学的感情是很深的。他们一起读书的时候,周星驰因为喜爱李小龙而迷恋起中国功夫。李建仁往往会被周星驰拿来当做“肉靶”。有时候打得李建仁很疼,可是他还是不吱声,任由周星驰来打。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或许就是这样“打”出来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