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周星驰外传 > 第9部分(第1页)

第9部分(第1页)

一气呵成的表演自然酣畅,夸张而不过火。

终于,在经过近40天的紧张拍摄之后,电影《审死官》顺利杀青。

等到电影在香港各大电影院上映的时候,全港范围内立即掀起了一股强烈的“周星驰热”。这是因为周星驰在电影当中塑造了一个完全新颖的人物形象。在《审死官》里,怕老婆且需要老婆保护的宋世杰,言语动作有着夸张的女人味,虽是类似玩笑的表演却一下子颠覆了同时期古装电影中男主角“英明神武”的形象,让观众为之眼前一亮。而周星驰又在影片的从始至终突显语言的灵动与俏皮,使这部以故事见长的影片依然笑料百出。在周星驰的表演才华全面发挥的同时,影片也体现出了一定的深度,并非附庸风雅之作。这种独特的喜剧电影,观众们还是第一次看到。于是,很多以前曾对周星驰的电影持批评态度,认为这种无厘头的搞笑难免有无聊之嫌的观众们,竟然也对这部《审死官》中周星驰的表演表示认同。这样一来,香港出现了“周星驰热”也就不足为奇了!

导演杜琪峰依靠其娴熟的导演手法,在发挥周星驰的表演魅力同时,以故事情节推动了喜剧效果的产生。于是,周星驰与梅艳芳首度合作的电影《审死官》最终取得了近5000万港元的票房收入,一举成为香港1992年十大卖座影片之首,也刷新了香港有史以来票房收入的纪录。

C、亚太影展为他开启新的里程碑

当外界还沉浸在电影《审死官》喜悦气氛当中的时候,周星驰又开始了新的工作。此时,他刚刚拿到下一部接拍影片的剧本,便开始在家中研磨起来,以求在新片开拍之后能够准确地诠释片中人物。

看剧本的那几日,周星驰几乎足不出户。房间窗户的外面,夏季的酷暑使香港的城市仿佛都出现了倦意,但周星驰却丝毫没有受到天气的影响,只顾在家中安心分析剧本。忽然有一天,家中电话铃声急促地响了起来。周星驰原本以为应该是新影片开机拍摄的消息,不曾想,却是电影《审死官》的导演杜琪峰给他打来的电话。

“我是杜琪峰啊!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杜琪峰掩饰不住喜悦的心情,对周星驰说。

“好消息?”周星驰并不清楚,自己会在这时候有什么好消息。

杜琪峰告诉周星驰:“我们的《审死官》不仅票房收入很高,而且还入围了下个月举行的亚太电影展奖项的评选,你可以参加最佳男主角奖的评选!”一直把心思放在下一部影片准备当中的周星驰,忽然接到杜琪峰打来的电话,告诉他关于他参加亚太电影展最佳男主角奖角逐的消息,这下才意识到,原来电影《审死官》带给他的成功不仅仅是在票房成绩方面,如今,艺术领域的成功也在向他招手!但周星驰随即又清醒下来。他微笑着摇了摇头,对电话另一边的杜琪峰说:“我的电影可是很难获奖啊!”

杜琪峰对周星驰所说的话并不感到吃惊,他也明白周星驰这样说的原因所在。1988年,周星驰第一次接触电影艺术,受到著名电影人李修贤的提携,担任了影片《霹雳先锋》的男配角。不曾想,第一部电影便使周星驰以“黑马”的身份获得了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最佳男配角奖。那时,周星驰在香港影坛完全是个新人,丝毫没有影响力。后来,1990年由周星驰主演的电影《一本漫画闯天涯》成为了他的成名作,不仅票房成绩令人满意,而且,“无厘头”的表演风格也有了最初模糊的形态,于是,一些观众开始注意到了周星驰的表演。随后的时间,周星驰一发不可收拾。1990年主演的电影《赌圣》、1991年主演的电影《逃学威龙》和1992年主演的电影《审死官》都成为了香港年度十大卖座影片。可是,往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周星驰逐渐成为香港电影票房成功保障的时候,他在艺术领域却接连失利,几部票房冠军的影片令他在金马奖或金像奖的评选中没有任何斩获。久而久之,周星驰也已经适应了这种状况。因为对他而言,观众的认可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艺术领域的肯定,周星驰也就不敢过多奢望。因此,当导演杜琪峰告诉他,他有机会竞争亚太电影展最佳男主角奖的时候,周星驰反而变得冷静,因为他觉得,自己连香港电影金像奖都不曾获得,又怎么能够成为一个在亚洲地区极具影响力的“亚太影帝”呢?

尽管周星驰对亚太电影展评选最佳男主角奖一事并没有抱有太大的希望,但杜琪峰还是很坚定地告诉他:“我相信,这次你一定会成功的!”在杜琪峰的劝导下,周星驰还是同意了与杜琪峰一同前往亚太电影展的出行计划。

1992年的8月,周星驰的身影出现在了第37届亚太电影展的颁奖晚会现场。

亚太电影展是由“亚洲太平洋电影制片人联盟”(federation of motion picture producers in asia pacific)组织,由日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南朝鲜、越南、新加坡等国及香港、台湾地区共同创办的一个亚洲电影展览节。电影节创建于1954年,原名“东南亚电影节”、“亚洲电影节” ,每年举行一次,轮流在各国及各地区进行上一年度的电影展览比赛,评选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童星、最佳摄影、最佳剪辑等单项奖。电影节的主旨是:提高亚太地区的电影艺术标准,通过电影在亚太地区的传播和交流,促进国家和地区之间友好发展文化交流。

今天,这里星光璀璨,众多平时只是可以在银幕上看见的巨星都出现在了会场,这令周星驰甚至感觉到有些目不暇接。

周星驰是在颁奖晚会举行的前一天来到这里的。那一天,周星驰有机会亲眼目睹了来自日本、印尼、菲律宾、泰国、南朝鲜、越南、新加坡等不同国度的观众,对由他担任主演的有着浓郁东方色彩电影《审死官》的欢迎场面。因为,那天夜里,恰好再次上演电影《审死官》。当电影《审死官》开场的几个镜头出现在银幕上的时候,全场观众都屏住了呼吸,周星驰用他特有的表演方式展现了一个个性明显的状元宋世杰,虽中国语言并不是在场的来自不同国度的观众都能够听懂的,但他们对画面语言的理解已经使他们感觉到了这部电影的不同寻常……

第二天的颁奖晚会现场,人头攒动。这里聚集着亚洲各国、各地区最杰出的电影演员、电影导演、摄影师等电影工作者,他们翘首以盼第37届亚太电影展颁奖盛会的召开。周星驰与导演杜琪峰在会场里坐定。周星驰此刻的心情确实有些紧张,毕竟,这样的亚洲电影盛会他还是第一次参加。作为一个来自香港的演员,他能否征服来自亚洲不同国度和地区的电影人而获得最佳男主角奖呢?周星驰心里没有任何底数。

在一阵阵的掌声中,周星驰看到南朝鲜、日本、泰国等国家的电影工作者们,都先后在晚会主持人宣布了获奖之后,一一走上高高的颁奖台,领取金光熠熠的奖杯。直到这时,周星驰才意识到,其实对于参加评选的电影人来说,最为紧张的时刻恰好就是每个奖项的获得者名单,从信封里抽出来当众公布的那一刻。这里面不仅充满了神秘感,而且,足以令人激动不已。

“诸位,下面请允许我宣布,第37届亚太电影展最佳男主角奖的获得者名单,他就是——在电影《审死官》中扮演宋世杰的香港演员周星驰!”

周星驰听到主持人宣布他因主演电影《审死官》获得最佳男主角奖之后,下面的话便再也听不清楚了。原本坐在一个并不显眼位置里的周星驰立即吸引了无数惊喜的目光,他的耳边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周星驰在那山呼海啸般的喝彩声中站立起来,不知道是如何走上那高高的领奖台的。周星驰的眼睛有些湿润了。作为一名香港演员,周星驰很清楚,如今这个亚太影帝正意味着亚洲影坛对香港电影的一种肯定,也意味着对他个人表演艺术的肯定!在这一刹那,儿时热爱电影的艰辛与从影之后的困苦,在周星驰眼里都变得微不足道了。他知道,自己喜欢的电影艺术,在香港多次实现票房成绩破纪录的成功之后,这还是第一次在艺术领域上得到对他的肯定!他也越发坚信,自己在喜剧表演领域的探索是非常有益的!今天的荣誉,正是对他多年表演艺术的公正评价。

周星驰双手接过颁奖嘉宾递到他手中的金光闪闪的最佳男主角奖的奖杯,定定地凝望着它。此刻,周星驰仿佛看到了自己充满光明的前景。面对会场里向他欢呼和鼓掌的电影人们,周星驰在内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今天的成功正是我事业发展的里程碑!那么,崭新的起点就从我的脚下开始吧!”

激动不已的周星驰将那只奖杯高高地举了起来。立即,会场里的人们欢呼起来……

D、演绎名著,《鹿鼎记》大获成功

在前往亚太电影展之前,周星驰就已经开始研究另一个剧本,这是他与著名导演王晶准备合作拍摄的一部新电影《鹿鼎记》。

喜欢阅读武侠小说的读者都知道,《鹿鼎记》是香港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的武侠名著,被金庸本人称为是“如果没有特殊意外(生命中永远有特殊的意外),这是我最后的一部武侠小说”。金庸写的武侠小说长篇共有12部,短篇3部。他曾用书名首字作了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最后一个不重要的短篇《越女剑》没有包括在内。最早的《书剑恩仇录》开始写于1955年,最后的《越女剑》作于1970年1月。15部长短小说写了15年。小说《鹿鼎记》于1969年10月24日开始在香港《明报》连载,到1972年9月23日刊完,一共连载了两年11个月。金庸撰写连载的习惯向来都是每天写一篇,于次日刊出,所以这部小说也是整整连续写了两年11个月之久。然而,擅长撰写武侠小说的金庸笔下的这部《鹿鼎记》却并不是很像武侠小说,更像是一本厚重的历史小说。当时这部小说在报上刊载时,就曾有读者不断写信给金庸本人,问:“《鹿鼎记》是不是您请别人代写的呢?”因为读者发觉,如今的《鹿鼎记》与金庸过去的作品存在很大的不同。当然,这部小说完全是金庸自己撰写的,至于与金庸之前的武侠小说存在不同,那自然是作者故意而为的。因为金庸觉得,“一个作者不应当总是重复自己的风格与形式,要尽可能的尝试一些新的创造。”对于金庸的这个观点,周星驰很是赞同。

当导演王晶与周星驰商量拍摄一部根据金庸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鹿鼎记》时,周星驰难免为之心动。他的脑海里倏然闪现出了金庸笔下那个名叫韦小宝的人物形象。《鹿鼎记》中的主角韦小宝,他的品德与传统的价值观念相去甚远,并不是武侠小说里典型的英雄人物形象。但他在小说中所表现出的侠义之感和重视义气,却似乎超越了以往的英雄人物。

周星驰甚至找到了一套《鹿鼎记》的小说,细细地阅读了一遍,对其中的个别段落还反复揣摩,以达到对韦小宝性格的深刻理解。在阅读之后,周星驰忽然有了一种全新的感觉,这个韦小宝的性格似乎与他无厘头的表演风格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他觉得,韦小宝并不能简单地用“好人”、“坏人”来形容,他有着极为复杂的侧面,这恰恰是需要人们去反思的。而且,对于韦小宝的发展经历而言,又充满了太多的传奇色彩,如果加以发挥,那么故事一定很有趣!正是有了这样的考虑,周星驰很快就对电影《鹿鼎记》的拍摄计划表示了认同。

担任电影《鹿鼎记》导演的王晶是周星驰很熟悉的,他们共同合作了《赌侠》、《整蛊专家》、《赌侠II上海滩赌圣》等一批票房成绩突出的影片。与王晶合作,周星驰感觉到了他对演员表演发挥的重视。因为在与他合作的每部戏里,王晶都会给周星驰以足够的发挥空间,有的时候,甚至是由周星驰的表演去带动剧情的发展,这样的机会,对一个演员来讲,并不是十分多的。所以,当王晶找到他谈电影《鹿鼎记》的拍摄计划时,周星驰主观上已经接纳了这次拍摄。

该将这部《鹿鼎记》做怎样的定位呢?这是萦绕在周星驰和导演王晶脑海里一个十分难以解决的问题。毕竟,电影不同于小说,它的时间有限,要讲清楚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有一定难度。因此,电影《鹿鼎记》剧本在原来小说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改动。

清朝初年,奸臣熬拜弄权,欺康熙皇帝年幼,操控朝政,使民间疾苦。天地会在首领陈近南的指挥下,由韦小宝(周星驰扮演)前去应征清宫杂役,借机混入宫廷做卧底,以偷取藏有清朝秘密大宝藏的四本四十二章经。韦小宝在皇宫内被海公公指派了刺探太后行动,他却刮了大笔油水准备逃走,不料在回春院却遇到了正在等他的陈近南。他送给韦小宝两个孪生姐妹做贴身侍从,其实是监视他返回皇宫。韦小宝返回皇宫后不久,在塔林遇到陈近南等高手与太后大战,太后亦要杀死韦小宝。建宁公主发现了被囚禁的真太后,而假太后武功高强,腾空逃离。不久,皇帝册封韦小宝以要职,韦小宝自此权倾朝野,继续做他的边缘人。

在影片正式开始拍摄的前夕,周星驰和导演王晶又为影片中主要演员的人员做了一次认真的商讨。他们达成共识:由吴孟达扮演海公公、张敏扮演皇后、邱淑贞扮演建宁公主、刘松仁扮演陈近南、温兆伦扮演康熙皇帝。但影片中一个与周星驰有很多对手戏的大臣多隆的人选,却始终没有确定下来。影片中的多隆,戏份较多,而且对于周星驰扮演的韦小宝推动故事情节等方面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由谁主演这个角色,也就显得重要起来。此时,周星驰想到一个很适合的人选,他就是影星陈百祥。

陈百祥早在1979年就加入香港无线电视台,成为演员。他先拍摄电视剧,包括《青春热潮》等,同时期还主持了《欢乐今宵》节目。1982年开始参与电影的演出,有《花心大少》、《青蛙王子》、《我爱罗壮度》等耳熟能详的电影作品。而他与周星驰的首次合作,则是从1992年的电影《漫画威龙》开始。但在当时,两个人却有过一段不愉快的经历。他们刚开始合作《漫画威龙》时,陈百祥并没有对身边的周星驰很看重,也对他的无厘头表演风格不认可,甚至觉得周星驰根本就不会演戏。所以,那次合作很快就这样过去了。后来有一次陈百祥拍摄一部喜剧电影,周星驰很想在其中扮演一个角色,便找到了陈百祥。陈百祥虽然当面答应下来,可事实上却一点都没放在心上,周星驰自然也没能在那部喜剧中露脸。事后,周星驰知道了这件事的原由,但他并没有责怪陈百祥,倒让陈百祥觉得很内疚。如今的这部《鹿鼎记》,周星驰并没有心存芥蒂,他觉得凭陈百祥的表演功力,一定可以演好多隆的角色,就立即向导演王晶推荐了陈百祥。而事实证明,陈百祥确实不负期望,扮演的大臣多隆在影片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令周星驰表演的喜剧感更强,两个人也由此成为了一对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1992年8月底,电影《鹿鼎记》组建了一个强有力的摄制组,投入到了影片的拍摄工作当中。在拍摄的过程中,周星驰似乎找到了以往不曾有过的感觉,他觉得《鹿鼎记》一定会成为一部周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