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香港娱乐圈大写真 > 第51部分(第1页)

第51部分(第1页)

内地一些导演、制片也盯上了她,向朱茵发出了合作邀请书,最终促成了她到北京拍摄电视连续剧《新少林寺》,她和香港武打明星樊少皇、钱小豪、内地“功夫小子”吴京合作,在剧中朱茵饰演一位公主,与李世民发展了一段没有结果的情缘。该剧情节颇为感人,动作场面宏大。

朱茵在这部剧中任女主角,工作日程安排得相当紧张,每天早上4点钟就要起床,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到外景地,拍足整整一天戏,深夜才能卸妆,天天如出操一般。她说:“在香港有妈妈照顾,每天都有养颜汤水供应,所以尽管有时睡得很晚,但精神还是很好,可到这里每天连睡眠都不够,又怎么顾得上煲汤呢?所以特别想念香港,想念妈妈的汤水。”

朱茵的第一次接吻是和樊少皇在拍摄《超级计划》时,这次他们两人又再次合作。有记者含蓄地问朱茵有没有趁机和樊少皇游北京的景点。朱茵答:“我知道你们问什么,这是我们第二次合作,以前我觉得他较幼稚,可想不到现在他变得如此成熟。不过我和他完全没有发生感情的可能,我现在是爱情绝缘体!”

1996年,朱茵在台湾推出《洗衣机》,那是她的第一张国语大碟,正是凭这张大碟,朱茵在歌迷中树立了清纯可爱的形象。而《踢踢踏》则是她的第二张大碟。

有人说,如果用四季来形容当前香港娱乐圈中的几个美女,那么,梁咏琪属于春天,梅艳芳属于秋天,王菲属于冬天,朱茵则属于夏天。朱茵的确是一个夏天的性感小女子,浑身充满活力与健康。

在摄制《踢踢踏》时,为了充分表现朱茵独特的美丽,造型师以夏季的缤纷多彩为主题,给朱茵穿上各种耀眼的服饰,如桃红、亮红、纯白。在造型方面,造型师为朱茵化上了当时最流行的娃娃妆,以突出她俊俏的五官。其中主打歌《踢踢踏》风格鲜明,以拉丁舞曲为主旋律,轻快活泼,悦耳动听,词作者是许常德。

从前朱茵给人们的印象是乖巧、纯真的小妹妹,比如从前在《逃学威龙二》、《大话西游》、《射雕英雄传》等影视剧中,朱茵都是小鸟依人的清纯造型,但现在人们却发现朱茵变成了“性感女神”。

这一重大的形象转变,最初是香港导演王晶提示的。

朱茵说:“有一天遇到王晶,他突然对我说,朱茵你都不小了,应该尝试走走成熟路线,再扮纯情小女孩没人相信了。我一听,觉得他的话不无道理。”

最初朱茵还担心香港影迷能否接受她的形象转变,但影片推出后的反应让她彻底放了心。观众不但赞赏她演技出色,还称赞她身材一流,并封她为新一代的“性感女神”。

后来在王晶监制、朱茵主演的《超级整蛊王》一片中,朱茵同样是扮演“性感女神”的角色,这部影片在香港海滨度假酒店举行开镜仪式时,朱茵一出现就成了记者争相拍摄的焦点。除了她人气急升外,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她将首次在片中穿紧身泳装,展露自己,这在以前是无法想像的。

接着,由朱茵等当红女星主演的《爱在娱乐圈的日子》在香港掀起了不小的热潮,在电影业不景气的状况下,朱茵拍的影片竟如此卖座,确实让她高兴。

《爱在娱乐圈的日子》里的角色都是影射目前香港娱乐圈的一些人物,而朱茵饰演的则是一位DJ阿君,与女上司(陈法蓉饰演)发生了一段感情,在剧中两人有非常大胆的激情戏。

朱茵多次在不同场合表明自己目前不想谈恋爱的观点,但她的感情问题还是众多记者与影迷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当年与周星驰的那段轰轰烈烈的爱情,虽然事隔多年,但至今人们还是常关注。

回首那段恋情,朱茵依然有些伤感,她说:“现在我真的不想再提这件事了,为了这段感情,我几乎放弃了自己,为他改变生活习惯,为他放弃自己的朋友,为他改变性格。我是很外向、很活泼的,喜欢和朋友聊聊天、唱唱歌,但他朋友却很少,不喜欢那么多人在身边。为了他,当时我已经很少和朋友联络了。这些我都能忍,只是不能容忍他身边有别的女人!”

朱茵现在不想在事业发展顺利的时候背上感情包袱。她说:“以前我曾经犯这个毛病,现在我时刻告诫自己一定不可以重蹈覆辙。”

陈慧娴陈慧娴的父亲是香港人民入境事务处的官员,薪水较高,全家衣食无忧。

陈慧娴小学毕业后,进入玛利诺书院读中学。父亲对儿女管教极严,陈慧娴是长女,父亲对她的期望很高,管得也更严。他不准陈慧娴涂指甲油,不准穿低胸衫,不准饮酒抽烟,不准去酒吧和卡拉OK厅,连女童子军也不准参加。父亲常对她说:“女孩子形象十分重要,不然将来没人娶你。”

对父亲的话,陈慧娴可以说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她在学校里十分活跃,田径、辩论、朗诵等有可能出尽风头的活动,一个也不落下,回到家里就变成了“乖乖女”。

不过,陈慧娴的父亲还算是开明人,陈慧娴中学毕业后想当歌手,他并没有强烈反对,只是警告陈慧娴不要学坏。

陈慧娴在读中学时,经常参加校际歌唱比赛,被经理人兼唱片监制安格斯看中,约她试音出唱片,于是她顺利地走上了歌坛。安格斯根据陈慧娴的声线,精心为她写歌,第一张唱片叫《少女杂志》,反应很好,陈慧娴很快就在歌坛脱颖而出。

后来有杂志说她和安格斯拍拖,其实是子虚乌有。陈慧娴感谢安格斯发掘了她,但与他却绝对没有儿女私情。不久她转到宝丽金唱片公司,很快就与比自己大8岁的唱片监制区丁玉好上了。

区丁玉是大牌歌星张学友的唱片监制,这时又兼做陈慧娴的唱片监制。陈慧娴和区丁玉拍拖,最初是不敢让父亲知道的,陈慧娴说:“如果他知道我小小年纪就拍拖,一定会打死我。”

父亲常告诫她说,一定要找个最好的男人才嫁,否则就一辈子留在他身边。所以,当区丁玉向她求婚时,她思考再三,还是拒绝了,她把不准区丁玉是不是“最好的男人”。不久,她就抛下区丁玉,独自跑到美国读书去了。

正是欲红未红之时,陈慧娴却突然宣布暂别乐坛,重返校园。当时舆论不光大炒她与区丁玉的恋情,更说她傻,也有人说她这是借机宣传自己,预料她不到一年必重返乐坛。

事实上,陈慧娴在美国的一个小镇上,专心读了四年书,直至考取了心理学学位才回到香港。

陈慧娴毕业时,父母专程到美国参加她的毕业典礼。不过,她却在宿舍和父亲吵了起来,她说,这次争吵的意义不在于谁对谁错,而是证明经过四年的独立生活,她已经长大了,已经有自己的见解和立场,她在向父亲“宣告独立”。

陈慧娴回香港时,香港乐坛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辈歌手有的已逐渐淡出歌坛,如梅艳芳;有的已嫁作人妇,如叶倩文。陈慧娴只能与郑秀文、杨千烨等后辈歌手较劲。

她发现自己和这些歌手有很大的不同,80年代的歌手不多,她当年很轻易就“红”了。但90年代新人辈出,竞争激烈,新人的经历比她丰富得多,她们不但会唱歌还会处世,更懂得钻营。

她和其他歌手根本不熟,每天就是唱歌、录音或者搞宣传,简直觉得自己不是娱乐圈中人。因此她常常感到寂寞。

1995年,陈慧娴回港后推出的第一张个人唱片就叫《我寂寞》,主题歌《我寂寞》是一首有点伤感的爱情歌,多少反映了她当时的心情。陈慧娴的第一张卖得很好,但第二张只卖了8万张,第三张则只有5万张。这时她很有些紧张,以为歌迷已不再接受她了,后来她发现其他歌手比她更惨,有的唱片只卖出几千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