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回村里,江则总算是和媳妇过了个轻松的年。
不用提前回去大扫除,楼上楼下的一天下来都打扫不完。
也不用和家里的人多接触,没有那么多的人情往来。
年前江则带着媳妇回丈母娘家送了年货,又回了村里送了一趟年货就算完了。
他和媳妇过年的年货那就简单了,过年一直走亲戚不在家里吃,菜不用提前买,跟平时一样随吃随买还新鲜。
江则年前几个月也算是赚了一些钱,他留下了一万块钱,剩下的全部给媳妇保管了,年后装修房子要用。
留下一万也是有讲究的,江则跟媳妇说的是:“给我丈母娘三千,给你婆婆三千,再给姥爷三千,我留一千买菜。”
苏小米就知道江则要一万也没打算给他自己花,平时工资一到账,江则就转给自己,他手机里钱包里很少有超过两百的时候。
想了想,苏小米道:“老公,我觉得今年不用给你丈母娘三千,还跟去年一样两千就行了。”
“为啥?”
江则不明白了,“今年我能赚钱了,咱们的生活条件也好了,多给我丈母娘一千不是应该的吗?我丈母娘把你和姐养大不容易。。。。。。”
苏小米耐心解释:“我知道妈不容易,可是老公你听我解释。
妈现在每个月都有退休金,虽然不多但是每个月两千妈都花不完。
而且姐她每年都不给的,妈还要贴姐和姐夫,所以咱们给两千已经不算少了。
再说了,妈现在健健康康的,花不着什么钱,等以后妈需要钱的时候,咱们再给也不迟是不是?”
江则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媳妇,你说的没错。
要不这样,我爸妈也还跟去年一样,都是两千,两个妈的得一样!
姥爷三千行吧?媳妇!”
苏小米笑了,点头默许。
回村送年货的时候,赵婉莹还是知道二儿子和二儿媳不回村过年的消息,脸上有些挂不住。
当着苏小米的面她没好意思说,但是把儿子拽到一边去,却着急的开了口:“儿啊,你是娶媳妇不是入赘,干啥不回村里来过年呀?”
江则就知道妈会这么说,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妈,我们一共就在家里住几天,然后还要打扫卫生晒被子啥的很麻烦。
反正南城又不远,一脚油门就到家了,大年初一来跟姥爷磕头跟你和爸拜年也不耽误。”
“妈不是说拜年的事,妈意思是说你要是不回来,村里人笑话!
"
江则不以为意:“谁爱笑谁笑去呗!”
赵婉莹一听急了,“儿啊,你这说的什么话,咱得在乎点别人的看法。
你不回来过年,人家还以为咱家出啥事儿了呢。”
江则无奈地叹了口气,“妈,现在都什么时代了,人家都忙着过自己的日子呢,哪有那么多人天天闲的在意咱家的破事。
而且我们在外面也过得挺好的,没必要非得遵循那些老规矩。”
赵婉莹还是不依不饶,“不行,你必须得回来,不然妈这脸往哪儿搁?”
婆婆最后的这句话一着急没控制住音量,一旁看孩子的苏小米听的一清二楚。
但她始终秉承着自己是个“外人”
的信念,人家母子之间的聊天她不参与,她是相信江则能处理好这事的。
一个亲儿子一个亲妈吵起来也没啥,一会儿就好了。
江则皱了皱眉:“妈,你这话说的,你这辈子脸没地儿搁的时候多了去了,不在乎这一次两次的。”
闻言,赵婉莹差点气了个仰倒,指着儿子的鼻子破口大骂:“你个龟孙,是要气死你老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