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大秦西北诸县滴雨未下。起初百姓只当是寻常旱情,照旧扛着锄头往地里去,可眼看着田垄里的玉米苗从嫩绿蜷成焦黄,河床裂出能塞进拳头的缝隙,连村口百年的老槐树都落光了叶子,人们才慌了神——这场旱灾,比十年前那场还要凶。
秦斩是在济世医馆总馆的晨会上听闻灾情的。负责西北片区的弟子李默跪在堂下,麻布衣衫上还沾着沿途的黄土,声音带着难掩的焦灼:“先生,天水、安定两县已断水半月,农户们嚼着树皮草根充饥,更要命的是……不少人开始犯‘燥症’,口干舌裂、咳血不止,我们分馆的药材只够撑三日了!”
素问正握着扁鹊手记的抄本,闻言指尖一顿。她抬眼时,眸中已凝了几分凝重:“燥症多因久旱伤津,若不及时用麦冬、玉竹这类滋阴润燥的药材调理,恐会引发肺痨,到时候便是疫症的苗头。”
秦斩坐在主位上,指节无意识地叩着案几。自去年秋冬筹建“医馆应急体系”,他便让人在各分馆设了药材储备库,还绘了详细的商道图,就是怕遇上这般天灾。可他没料到,旱灾来得如此急,竟直扑西北这两个最缺水源的县。
“应急体系该启动了。”秦斩的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李默,你即刻回西北分馆,先将馆中仅存的药材按人头分下去,优先给老人和孩童用药,再派人在县城外搭起临时救治棚,避免病患聚集。”
李默叩首应下,刚要起身,又被秦斩叫住:“告诉分馆的护卫,守住救治棚,不许有人哄抢药材——但也不许对百姓动粗,若有难处,即刻传信回来。”
待李默的身影消失在门外,秦斩转头看向素问:“总馆的药材储备如何?能调出多少支援西北?”
素问早已让人清点过药材,闻言立刻回道:“麦冬、玉竹各有三百斤,沙参两百斤,还有之前从西域商队换来的肉苁蓉五十斤,这些都是治燥症的良药。只是……天水、安定两县加起来有五万多百姓,这点药材怕是不够。”
“不够就调其他分馆的。”秦斩起身走到墙边,展开那张标注着各分馆位置的羊皮地图,指尖沿着商道划过,“你看,关中分馆离西北最近,且去年丰收,药材储备充足,让他们先调两百斤麦冬、一百斤玉竹过来;河东分馆有专门种植沙参的药田,再让他们匀出一百五十斤。”
他顿了顿,又指着地图上的西域商道:“另外,让负责贸易的弟子去联系西域商队,他们那边的肉苁蓉、锁阳都是润燥的好东西,多收些过来,价钱不是问题。”
素问点点头,刚要去安排,却又想起一事:“可商道运输需要时间,西北那边等不起。而且现在天旱,不少路段的河水断了,马车难行,恐怕……”
“这个我来解决。”秦斩打断她的话,眼中闪过一丝果决,“我让人去调军中的骆驼队,骆驼耐渴,走旱路比马车快。再让护卫队的队长赵虎带五十人随行,一是护药材安全,二是帮着卸货分发——三天之内,必须让第一批药材运到西北。”
两人正商议着,堂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负责联络各分馆的弟子神色慌张地跑进来,手里攥着一封染了汗渍的信:“先生!素问姑娘!河东分馆传信,说他们的沙参田遭了蝗灾,剩下的药材连自己馆里用都不够,没法支援西北了!”
素问接过信,匆匆扫了一眼,眉头瞬间拧起:“怎么会这样?早不闹蝗灾,晚不闹蝗灾……”
秦斩却还算镇定,他凑过去看了看信上的内容,沉吟片刻道:“河东分馆靠沙参入药,如今蝗灾毁了药田,他们自身难保,不能再指望。这样,你让人去联系南方的荆州分馆,荆州气候湿润,盛产百合、银耳,虽不如沙参药效强,但也能滋阴润燥,先调三百斤过来应急。”
“可荆州到西北路途遥远,就算用骆驼队,也得五天才能到。”素问忧心忡忡,“西北的燥症患者要是等五天,恐怕会有不少人撑不住。”
秦斩沉默了片刻,忽然看向窗外。晨光中,总馆院子里晒着不少刚采摘的草药,几个弟子正忙着翻晒。他忽然眼前一亮:“有了!总馆的药圃里不是种了不少芦根吗?芦根清热生津,虽不如麦冬滋补,但胜在量大,我们可以先把芦根挖出来,晒成干品,和第一批药材一起运过去,先解燃眉之急。”
素问眼睛也亮了:“对!芦根耐旱,今年长得格外好,药圃里至少有上千斤,晒成干品也有三百多斤,足够应付这几天了!”
说干就干。秦斩立刻让人去召集总馆的弟子和护卫,一部分人去药圃挖芦根,一部分人负责清洗晾晒,还有人去准备骆驼队的粮草。院子里顿时忙碌起来,锄头挖土的声音、水桶碰撞的声音、弟子们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倒驱散了几分因灾情带来的压抑。
素问则留在堂内,一边写药方,一边让人抄录多份,随药材一起送往西北。她特意在药方后加了注释,叮嘱分馆弟子如何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调整药量,还写了几个简单的食疗方子,让百姓用家中仅存的小米、绿豆熬粥,辅助治病。
傍晚时分,第一批药材终于准备好了。三百斤芦根干品、三百斤麦冬、两百斤玉竹整齐地堆在马车上,赵虎带着五十名护卫已经整装待发。秦斩亲自送到馆外,拍了拍赵虎的肩膀:“路上小心,若是遇到流民拦路,先讲道理,实在不行再动手,但切记不可伤人性命。”
赵虎抱拳道:“先生放心,属下一定把药材安全送到西北!”
看着骆驼队的身影消失在尘土中,秦斩才转身回馆。刚走到门口,就见素问拿着一封信迎上来,脸上带着几分欣慰:“荆州分馆回信了,说三百斤百合、银耳明天一早就能启程,还说他们馆里有几个弟子是西北人,主动要求跟着药材一起回去,帮忙救治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