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林深的话,李宛如气得直跺脚。
“你这人真是没救了,还没开考就想着补考。”
“补考用的是B卷,题目要比A卷难多了,不好好复习等着挂科吧!”
林深松了口气,笑着说道:“能补考就行,走了!”转身头也不回离开了图书馆。
众人看着林深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李宛如:“大神是你同学?”
李宛如连忙摇头。
“现在是,以后就不一定了。”
“期末考试挂科,要是补考还不过,等着被劝退吧!”
时间一晃又过了一个星期。
今天是厂房完工的日子,也是超导材料量产的日子。
林深一大早就来到厂房,还没下车,他就在现场看到几个熟人。
其中那个戴着安全帽,正和孟伟业大声交谈着的,不是林佑华还能是谁?
吴大为也来了,站在一旁抽着烟。
旁边的是负责生产线自动化程序的工程师,正一脸专注地看着手中的电脑,时不时在键盘上敲打着。
林深推开车门走了下去,林佑华一眼就看到了他,笑着招手道:“小林啊,今天可是个大日子,你可算来了。”
林深快步走上前去,说道:“林老,我这不是早早就到了嘛。”
“孟部长好,吴主任好。”林深一一打了招呼。
众人一边说着,一边走进厂房。厂房内一片忙碌的景象,各种先进的设备摆放得井井有条,闪烁着金属冷光的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做最后的调试。
林深来到超导材料的核心生产区域,看着那些即将投入量产的精密仪器,心中满是激动。
这可是他参与了许久的项目,从最初的理论研究到现在即将量产,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
科学的研究从来没有什么一蹴而就的,哪怕身怀外挂的他,也只能一步一步来。
在全自动化生产程序彻底调试完成之后,林深下达了最终指令。
“准备开始量产。”
机器手臂精准地将原材料送入传送带,伴随着低沉的机械嗡鸣声,生产线开始运转。
每一道工序都经过精心设计,从原材料的提纯到超导晶体的生成,再到最后的封装,全程自动化操作,几乎没有人为干预的余地。
林深站在控制台前,目不转睛地盯着监控屏幕。屏幕上显示着各项关键参数:温度、压力、磁场强度、晶体生成速率……
每一个数据都在他的脑海中迅速计算,确保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
随着生产线的不断运行,一根根漆黑的常温超导材料被生产了出来。
吴大为在旁边已经等候多时,将那一根黑色导线开始进行测量。
零电阻,验证成功。
抗磁性,验证成功。
临界温度:10℃~80℃。
临界磁场……达到设计标准。
临界电流密度……合格。
“我的天呐,这是一种全新的具有高延展性的常温常压超材料。”吴大为惊呼出声。
他心里已经是完全懵逼状态,量产的不应该是YIn3-CQ吗?
怎么会是一种自己从没见过的全新常温超导材料。
林佑华眼神变得凝重,他疑惑看了林深一眼,仿佛在等待着某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