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晚吟怎么说都说不通,最后只能找瘦猴,想办法给家里弄些物资回去。
……
瘦猴在唐晚吟来沪市之后的两个月后,终于来了。
一个人背着包过来的。
“姐,我把坪山乡的活儿都交给胖龙了。”
“他们那个废品收购站现在不好做了,街上一大批收废品的卖废品的,就那么一个小破乡镇,现在有四家废品收购站了!”
“别人是私人开的,比他们这里态度好,卖的价钱还高,所以也收不到东西了。”
“这样啊。”
唐晚吟还有些惋惜,她这些年陆陆续续也从胖龙那里收集了一些东西。
吴老师也把之前没舍得当出去的龙凤镯跟《康熙大辞典》给了唐晚吟。
这两件物件的完好程度都不错,修复需要的钱也不多。
七七八八的,现在已经有五件完好品质的物件,剩下还有七八件待修复的。
就是没钱。
修复再便宜也要一千多块钱。
不管修复哪几件,这钱加起来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除非她把自己当手表厂,给瘦猴一下子清出去几千块手表。
但就算她敢,瘦猴也没那么大能耐倾销那么多啊。
坪山乡才多少人?
还得到大城市来。
沪市就不错。
这里有钱人确实多,思想也新潮。
唐晚吟觉得大有可为。
“瘦猴,你先想办法找个地方住下来,钱算我的。”
“这一个月你什么也别做,就专门去逛街,满大街溜达去,看看人家的吃穿,看看别人都在做什么生意,都在讨论什么事儿。”
“一个月之后你再来找我,选三个你觉得最有戏,最想做的行当。”
瘦猴又惊又喜:“好,姐你等我好消息就是了。”
……
一个月转瞬即逝,瘦猴当真就拿着三个主意来找唐晚吟了。
两人就在学校外面的小地摊上,吃着串儿,开始讨论起来了。
瘦猴说:“就是这串儿!头一个行当,做这个就挺好。”
如今开学三个月,已经是六月份了。
初夏的天气,傍晚路边全都是各种各样的小摊贩。
有卖捞面的,有卖馄饨的,也有卖自家包的生饺子、蒸的发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