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我生日。"祁弃突然说,自己都感到意外。
温姜转过头,眼睛亮了起来:"真的?哪天?"
"十六号。"祁弃很少庆祝生日,甚至很少提起。但此刻,在这个安静的露台上,分享这个私人信息似乎很自然。
温姜举起酒杯:"那得好好计划一下。"
一周后,祁弃在工作室收到温姜的短信:【晚上七点,穿舒服点。我来接你。】
祁弃本想拒绝——她习惯了一个人安静地度过生日,最多接听林教授的电话祝福。但想到已经说出去了,她只回了个简单的【好】。
晚上七点整,门铃响了。祁弃打开门,温姜站在门外,穿着简单的牛仔裤和T恤,头发随意地扎成马尾,脸上几乎没化妆。
"生日快乐。"温姜递给她一个小纸盒,"先别打开,上车再看。"
纸盒很轻,摇晃时没有任何声响。祁弃把它放在膝盖上,看着窗外熟悉的街景飞速后退。车子没有驶向市中心,而是开往城东的老城区。
"我们去哪?"祁弃问。
"我小时候住的地方。"温姜的眼睛在暮色中闪闪发亮,"附近有家小馆子,我每次拿到片酬都会去。"
车子最终停在一排老式居民楼前。街边小店鳞次栉比,空气中飘着油烟和烧烤的香气。温姜戴上棒球帽和口罩,带着祁弃走进一家名为"老陈家"的小餐馆。
餐馆里只有六张桌子,墙上贴着九十年代的电影海报。最里面那张桌子旁坐着个白发老人,看到温姜时眼睛一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温来啦!"老人热情地招呼,"好久不见!"
温姜摘下口罩,亲切地拥抱老人:"陈伯,今天带朋友来过生日。"她指了指祁弃,"能做长寿面吗?"
"当然!"陈伯拍拍祁弃的肩膀,"小温的朋友那就是自己人。"
他领着她们到角落的一张桌子,那里已经摆好了一个小蛋糕,上面简单地写着"生日快乐"。
"你安排的?"祁弃低声问。
温姜摇摇头:"我只是打电话订位子,说有人过生日。陈伯总是这样。。。"她的声音突然变得柔软,"我十八岁拿到第一个配角片酬那天,他也给我准备了蛋糕。"
陈伯端来两碗热气腾腾的长寿面,面上卧着金黄的煎蛋和碧绿的青菜。"慢慢吃,"他笑眯眯地说,"今天我请客。"
面汤鲜美,面条劲道,是那种家常的味道。祁弃小口喝着汤,听温姜和陈伯聊天。原来这家餐馆开了三十多年,温姜小时候就住在后面的小区,经常来吃饭。
"小温第一次来时才这么高,"陈伯比划着一个不到他腰的高度,"跟着她妈妈,总是点最便宜的阳春面。"他眼睛湿润了,"现在成大明星了,还记着我们这小店。"
温姜笑着听陈伯讲述她儿时的糗事,不时补充几句。祁弃从未听过她谈论自己的童年,那些故事里的温姜——为了省车票钱走三站路回家,在餐馆帮忙洗碗换取一顿饭,偷偷把学校发的牛奶带回家给生病的妈妈——与现在光彩照人的影后判若两人。
吃完面,陈伯坚持要给祁弃唱生日歌。餐馆里其他几桌客人也加入进来,温姜拍着手,眼睛笑得弯弯的。祁弃坐在那里,感到一种奇怪的温暖从胃部扩散到全身——这是她有记忆以来最热闹的一个生日,却意外地不让她感到窒息。
回程的车上,祁弃终于打开那个小纸盒。里面是一把精致的调色刀,刀柄上刻着两个小字:Q&W。
喜欢抽屉里的十二封信请大家收藏:(xiakezw)抽屉里的十二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