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就要将枪递还给徐浩,“徐兄弟,我不能要,这枪太珍贵了。”
李运龙看到赵钢这个样子,也是小骄傲了一把,说道,“我说老赵,你还大学生呢!
看你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徐兄弟差这个吗?徐兄弟用他那挺机枪都能打出狙击枪的准度,那叫一个厉害!”
徐浩将枪推给他,“拿着吧!
我还有,不差这一把。”
赵钢听他们这么说便收了起来。
这时徐浩突然有种感觉,自已像在外混的不错的打工仔,过年回家给亲戚朋友分发礼物的错觉。
发完礼品众人开始喝酒,要不说酒是男人情感的桥梁,不一会儿几人就像相处多年的老朋友。
就连不喝酒的赵钢都小喝了几口。
一边喝一边聊,就这么一直喝到天黑才散去。
第二天,徐浩跟李运龙打了个招呼就出去了,李运龙知道徐浩有他的秘密,也没有多问。
旁边的赵钢则有点不解的问,“老李,我们不需要派人去帮忙吗?”
“不用,徐兄弟有自已的路子,他已经跟旅长联系好了。
其他就不是我们操心的了。”
李运龙看着越行越远的车子说道。
傍晚时分,徐浩找了一处离旅部十公里处,这里有一片紧挨大路的林子,徐浩用雷达系统,以自已为中心方圆十公里查探了一遍,除了三公里外有一个村庄外,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人物。
徐浩看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又重新用雷达系统查看了下,确保安全。
便将空间里的机器设备装在卡车上,几辆坦克,还有缴获的几架飞机,若干武器弹药以及一些生活物资,一股脑的全部放了出来。
这次徐浩几乎将空间清空了,缴获的物资仅剩下航空炸弹,舰炮弹,几十支冲锋枪、几十把勃朗宁1911手枪和三支98K这些自已将来可能用到的了。
这一批物资那简直是太多了,看着这快将整片林子铺满的物资,徐浩给他们发了电报,便在车里等了起来。
一个多小时后,在杨参谋带队下,大批的八路军战士来到树林,两人简单的寒暄几句就开始安排人手往回搬运。
很快,八路军上级收到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对此极为看重。
总部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如何充分利用这批珍贵的设备。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上级迅速做出了一系列安排。
首先,从各部队抽调了一批心灵手巧、有机械基础的战士,组成专门的技术团队,赶赴386旅驻地,学习操作这些设备。
同时,还派遣了经验丰富的军工专家一同前往,指导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在原材料供应方面,上级积极与周边的抗日根据地联系,组织收集废铁、铜等金属材料,保障兵工厂的原料需求。
并且,还制定了严格的生产计划,优先生产部队急需的枪支弹药、手榴弹等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