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准备出动飞机找我吗?小鬼子也太天真了!
今晚就给你们把鸡窝端了。”
大连的秋天已经比较冷了,秋风裹挟着咸腥的海水气息。
徐浩推开一家小饭馆的门。
热气扑面而来,夹杂着饭菜的香气。
饭馆不大,摆着七八张方桌,三三两两坐着些食客。
林默挑了张靠墙的桌子坐下,要了碗热汤面。
用识别系统扫了一下,“咦!
怎么还有两个红党的人。”
徐浩顺着识别系统指引的方向望去。
门口走进来两个中年男人,都穿着深色长袍,头戴毡帽,一副商人打扮。
走在前面的那人身材魁梧,面容刚毅。
两人在角落的桌子坐下,要了两碗面条。
徐浩注意到,其中一人虽然看似随意,但目光始终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他的同伴则时不时望向窗外,似乎在观察什么。
“老李,这批货得尽快出手。”
杨进宇压低声音说道,“家里那边等米下锅呢。”
“唉!
这两天这边比较乱,可是价钱压得太低了。”
被称作老李的男人皱眉道,“这批皮子要是贱卖了,怕是连一半的棉被都买不回来。”
徐浩竖起耳朵,强化过的听力让他能清晰听到两人的对话。
“再难也得想办法。”
杨进宇的声音很轻,却透着坚定,“马上就要入冬了,家里人还在山里挨冻,我们不能让他们等太久。”
老李叹了口气:“这鬼天气,怕是要不了多久就要下雪了。
山里那些小伙子们……”
徐浩感觉胸口发闷。
他知道,此时的抗联正处在最艰难的时期。
鬼子严密封锁,物资极度匮乏,很多战士连件像样的棉衣都没有。
两人匆匆吃完面条,起身离开。
徐浩等了一会儿,也跟了出去。
秋风萧瑟,除了巡逻的鬼子,街道上行人稀少。
杨进宇和老李一前一后走着,不时回头张望。
徐浩远远跟在后面,保持着安全距离。
转过几条街,两人走进一条偏僻的小巷。
徐浩躲在拐角处,听见老李说:“老杨,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要不……”
“不行!”
杨进宇打断道,“再难也不能向老百姓伸手。
我们是人民的军队,不是土匪。”
徐浩深吸一口气,他快步走进小巷,在两人警惕的目光中举起双手:“两位先生,请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