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龙和新一团的战士们,望着徐浩远去的背影,心中满是不舍与感激。
不舍徐浩就此离去,毕竟这段日子里,徐浩给新一团带来了太多帮助,从物资援助到并肩战斗,再到训练指导,桩桩件件,大家都铭记于心。
他们满心期待,日后或许还有机会再与徐浩相见。
“大娘,请问火车站怎么走啊?”
徐浩坐在一个早餐摊前,礼貌地向一位五十多岁、正在忙碌的卖早点妇女问道。
此刻,距离他离开新一团已然四天。
徐浩一路辗转,走走停停,终于在昨夜抵达龙城。
他寻了一家看着较为干净的旅店,美美地睡了一觉。
次日清晨,他早早起身,四处打听前往四九城的路线,试图弄清楚火车是否仍在正常运行。
在一处小摊前,老板娘抬眼,将徐浩上下打量一番,问道:“外地来的吧?”
“是啊,去四九城投奔亲戚,路过这儿。
老家被小鬼子祸害得不成样子了。”
徐浩神色黯然地回应道。
“这狗日的小鬼子,真是作孽啊!”
老板娘低声咒骂,眼中满是愤慨。
随后,老板娘便给徐浩指明了火车站的方向。
用过早餐,徐浩回到旅店。
再度出门时,他已换上一身行商打扮,衣着质朴却难掩干练之气。
他来到一家车马行,租了一辆马车,借口要在城中租房做生意,乘着马车在城里四处转悠。
实际上,徐浩心中正谋划着一场大行动,他盘算着,能否找个机会,将筱冢义男那头老狐狸给除掉。
来的路上,他便悄悄绕到鬼子机场附近,仔细观察,把机场的位置、范围以及周边部署都摸得一清二楚。
在他看来,若能成功刺杀筱冢义男,趁着鬼子阵脚大乱,再顺势端掉机场,对鬼子而言,无疑是个沉重打击。
这个时期,龙城守卫极为严密。
周边及城内重要地点,设有大量军事据点,这些据点相互呼应,构成了对指挥部的拱卫之势,一旦有风吹草动,便能迅速支援指挥部。
指挥部周围设置了多道岗哨,对进出人员、车辆严格盘查。
同时,有大量巡逻队在周边区域不间断巡逻。
指挥部门口修筑了坚固的碉堡、战壕、铁丝网等防御工事,而且对指挥部周边道路实施严格交通管制,限制无关车辆和人员通行。
此外,还在周边布置了大量情报人员,收集各类情报,及时掌握抗日力量的动态,对可疑人员和活动严密监控。
徐浩坐着马车,大致将周围地形看了个明白。
回到租车点,下了马车,朝旅店走去。
徐浩感觉一路上有人跟踪,打开识别系统,地图上果然显示出红色标记。
不过,后面跟着的几个人,看样子既不像小偷,也不像特务。
想不明白,那就不想了,直接抓起来问个清楚。
徐浩佯装尿急,小跑着往一旁的僻静处奔去。
跟在他身后的几个人对视一眼,赶忙跟了上去。
走进巷子,发现是个死胡同,人却不见了,他们便往巷子里走去,想一探究竟。
此时,徐浩在巷子墙的另一侧,通过识别系统看着这三人一步步走进巷子,然后翻身跳出,堵住了巷子口。
他一个闪身,一脚踢向带头的人的脑袋,将其踢死。
与此同时,右手寒光一闪,一把军刺出现在手中,随手一甩,直接扎入第二个人的脖子。
被扎中的人捂着脖子,瞪大了眼睛,跪坐在地上,远远看去,像是要把自已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