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复活的军团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之谜 > 第15部分(第4页)

第15部分(第4页)

秦始皇正是顺应这历史潮流的发展挺身而出,“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御宇内”以

叱咤风云的盖世雄威,席卷天下荡平六国,完成了历史赋予他的伟大使命。

公元前237 年,秦始皇亲政并以他的机智与果敢粉碎了吕不韦和■■集团,稍

试锋芒后,便开始实现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这一年,呈现在秦始皇面前的是两种针锋相对的战略主张:一是吕不韦之后继

任丞相的李斯“先取韩”的战略,另一种是大思想家韩非“举赵、亡韩、臣楚魏、

亲齐燕”的战略。李斯的主张体现了先弱后强的作战方针,而韩非的主张则体现了

先强后弱、远交近攻的战略布署。

李斯与韩非虽系同学,一旦发生关系到自己前途命运的利害冲突时,相亲变为

相互残杀,便无法避免,这是人类天性中的弱点所决定的。既然冲突已经出现,残

杀也已成必然,李斯联合重臣姚贾先发制人,在秦始皇面前分析了韩非的战略方针

无非是“存韩”和“谋弱秦”。因为韩非是韩国的宗室贵族,人虽在秦,其心向韩,

故不让讨伐韩国而攻赵。不如极早杀掉以绝后患。秦始皇为李斯所言而动心,下令

将韩非关进监狱听候发落。

既然冲突已经开始,就要制敌于死地,否则后患无穷。深知权术之道的李斯不

会放过这个契机,他以毒药将韩非致死而取得了这场冲突的胜利。

韩非既死,李斯又倍受秦始皇宠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战争的形势和六国

的格局没有深刻的了解,对敌我双方的力量没有正确的估计,缺乏战略头脑和眼光,

此时的秦始皇可能就要按照李斯的作战方针行动了。

然而,秦始皇没有行动。他开始以自己的宏才大略正确估计和判别敌我双方的

力量,以及韩非与李斯两种不同方针的得失。

秦始皇清醒地认识到,秦国的军事力量比任何一个诸侯国的力量都要强大,若

单个较量,秦军无疑占绝对优势。但是,秦国面临的是关东六国的敌人,若以秦国

兵力对六国总兵力,优势则归对方。灭六国不能四面出击,而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

无疑是正确和明智的。要想各个击破,就必须防止诸侯合纵。六国中,韩国最弱、

赵国最强,如按李斯的战略方针,“先取韩以恐他国”,就很可能再“恐”出一个

以赵国为首的合纵抗秦的强大势力。公元前241 年、赵将庞■统帅赵、楚、魏、燕、

韩五国之师合纵伐秦,就是以赵国为首联合起来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不能再蹈

复辙。韩非的主张无疑是为先打破诸侯合纵考虑的,是一种新的形势下战略目标的

发展与转移。“举赵”以击其头,使六国群龙无首,同时“亲齐燕”以断其身,合

纵难以形成。

秦始皇以一个战略家的杰出才智,不顾李斯等人的强烈反对,毅然决定采用韩

非的战略方针:远交近攻,举赵亡韩。作出了集中主力,打击赵国的具有重大军事

战略意义的抉择。

公元前236 年,秦始皇派名将王翦、杨端、桓■率30  万大军进攻赵国。

当时赵国大将庞■正率兵与燕国交战,秦军乘虚而入,占领了上党郡及河间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