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惊人的杰出表演:
他高喊着:“我指挥梯形正面!”同时把两翼的重装骑兵分别交给其弟和波米
卡尔指挥。
当他挥舞战刀,策动中央军急速突出,而罗马军的中央正面也在向前运动时,
汉尼跋的左翼重装骑兵队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罗马军的右翼撞来,并迅速向罗马中央
军背后包剿,瞬间已达罗马军左翼的背后。形成了巨大的包围圈。由于汉尼跋的梯
形正面呈铁椎状插入罗马军正面,敌军两翼在他的骑兵包围中又来不及合击,结果
罗马军的中央被穿透,两翼被骑兵席卷扫荡,主脑失去指挥能力而陷入全面的混乱
之中。罗马大军当场阵亡七万人,剩下的一万全部被俘。
这便是留传万世的典型的以少胜多的“康尼之役”。汉尼跋为此在世界军事史
上留下了不朽的声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军总参谋长休利芬元帅所拟定的著名的“作战一号”计
划,便是继承汉尼跋的包围歼灭战术思想,在他的计划中,对法、俄两军的正面作
战,特别加强左翼的战斗力,和中央正面军呈夹击之势,致以全面包围,将敌人粉
碎。这个完全师法于“康尼之役”的战法,曾使法、俄两军大规模溃败。
“康尼之役”,完全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军阵阵法和战术的西方版本。
东西方形成的这种共同的战略战术,让后人无法不为之感叹。
然而,汉尼跋的好运随着“康尼之役”的结束而一去不复返了。罗马人决定采
取持久的拖延、牵制、消耗战术,把汉尼跋这头雄狮困死。同时让另一条战线上的
军队直接进攻西班牙,以迫使汉尼跋后撤。
面对军队疲惫、劳累、补给不足的困难,汉尼跋心急如焚,这时,西班牙被罗
马另一条战线上的罗马军队攻陷,迦太基政府遭到巨大威胁,汉尼跋思前顾后,不
得不率军返回故国。尽管他的军队已迫近距罗马城只有八公里的地方。
公元前202 年,也就是汉尼跋回到故国的第二年。年轻的罗马将领西庇阿率军
进入迦太基。汉尼跋立即组织军队在查玛地区同西庇阿军队进行了他有生以来规模
最大的决战,也是最后的一次决战。深秋的查玛战场,狂风怒吼,尘土飞扬,使这
片无水、无山、无人烟的不毛之地越发显得悲壮凄凉。
这是苍天向汉尼跋最先发出的不测的警告,可惜他没有察觉。
威名赫赫的汉尼跋依然摆开了同康尼平原上相似的阵法。有所不同的是大军的
前方安置了80 头凶猛的战象。
两军势力相当,步骑均为三万人。汉尼跋信心十足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军队,发
出了攻击的号令。交战开始了。
此时的汉尼跋没有想到年轻的罗马军将领西庇阿,在彻底地研究了他的阵法之
后,又以惊人的才华拟订了使他惨败的神奇对策。80 头战象挟起了死神,以万钧
雷霆之势向罗马军队扑来。随之左翼的铁骑也驰入敌阵。
罗马军队面对滚滚风雷,既不退却,也不避让,呆了似地在原地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