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一郡抵一州
徐庶道:“我本在汝南游学,收到好友崔州平的来信。”
“他说您这里有些特别,让我来看看,或许会有收获。”
刘备没想到崔州平会来东海。
他两眼发亮,问道:“崔州平此时在何处?”
这也是个大才子啊。
当年刘皇叔三顾茅庐的时候,崔州平像个NPC一样出现,夸赞诸葛亮的才智,坚定了刘备寻访诸葛亮的信念。
但崔州平本身并不普通,他父亲崔烈是太尉,三公之一。
虽然是买的官位,但能买三公,也足以见得他背景强大。
只是后来董卓杀了他爹,他逃难到了荆州,从此过起了隐居生活,寄情山水。
说起来崔州平早年也和徐庶一样喜欢当游侠,结交豪杰,他和徐庶的性格倒是相近。
而且他老家在涿郡西部的博陵郡,也算刘皇叔的半个老乡。
徐庶摇摇头:“我也不知,那家伙喜欢出门远行,或许还在徐州游荡,又或许已经去了扬州。”
刘备问道:“可否请他过来赏茶?”
徐庶挑了挑眉,心说你那是赏茶吗?
他摇摇头道:“崔州平无意功名,否则以他的才学和背景,到哪都能成为大官。”
刘备有些遗憾,他也想见识见识崔州平的才学。
作为“诸葛四友”之一,其本事一定不低。
徐庶继续道:
“我来到东海之后,发现您这里确实特别。”
“我发现您仅仅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升级了一些工具,生产效率便提升了数倍。”
“于是境内安居乐业,百姓得以温饱。”
“实在令在下佩服,正如崔州平所说,主公确实是个仁德之人。”
刘备乐了,竟然能被徐庶夸赞他是仁德之人,听上去比太史慈那小子有诚意多了。
他提起琉璃茶壶,连忙给徐庶倒了一杯茶,高兴道:
“茶好了,先喝茶再说。”
徐庶目不转睛地看着茶水在琉璃器中流转。
提起琉璃茶盏抿了一口茶,茶叶芬芳充斥着他的口腔,没有任何杂味。
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妙体验。
徐庶舒服地叹了一口气,放下琉璃茶盏:
“但有个问题。”
“听说最近主公从收拢了大批流民?”
刘备点点头:“大约十几万人。”
徐庶道:“主公仁德,东海富饶,却不忘赈济流民。”
“此等义举实在令庶佩服。”
“庶此番前来,便是为了提醒主公,这十几万流民若处置不当,恐怕会让东海百姓陷入泥潭。”
“短期的发粮,施粥无法根治流民问题,相反容易激起流民和本地人的矛盾,甚至演变成民变。”
刘备心说我也没想做慈善啊,你是不是对我有些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