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谦点点头,看样子刘备是想把荀衍留在身边做事。
表面上荀衍只是东海郡丞,事实上是统管三郡的二把手。
简雍当了刘备多年的副手,诸葛玄本身就是琅琊名士,倒也能当得起太守一职。
于是陶谦道:“你回复玄德,我这就表奏陛下,任命简雍,诸葛玄为太守。”
其实表不表奏陛下没什么区别。
而且这表奏还到不了皇帝手里,而是会交给李儒来批复。
李儒对于这些表奏都是闭着眼睛批复的。
全部审核通过!
爱谁谁,懒得管!
因为李儒自知天下默认他是汉贼,所以他的反对无效。
而且诸侯们会说,反正我是表奏了皇帝的。
皇帝看不到我的表奏不关我事,都是李儒的锅。
当然,如果李儒赞同,审核通过的话,那当我没说。
大家都心知肚明,都是走个形式而已,主要讲究一个名正言顺。
同时证明自己还是汉臣的身份。
否则自己擅自任命而不知会中央朝廷一声,会落人把柄。
陶谦又道:“原来的泰山太守和琅琊太守就革职了吧,以勾结土匪的罪名。”
王朗应是,转身回去给刘备写回信。
那两位太守都是世家的人。
陶谦也不好动手,抓起来意思意思就放回家养老了。
陶谦喝了一口绿茶润润口。
忽然想起正事,问陈应:
“我让你去观察刘玄德有没有花钱,他改正了吗?”
陈应点头道:“他改了。”
陶谦很欣慰。
刘备勤政爱民,能力又强,又听劝,绝对能成一番大事。
陶谦饶有兴趣地问陈应:“他改得怎么样了?”
陈应道:
“我吃了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
陶谦欣慰地点点头。
这才像样嘛。
“山鸡。。。清蒸蛤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