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科举,一直都在进行改革。
其中第一次比较大的变化,是把一堆烂七八糟的科目进行了削减,统一为五个科目。
之后又增加了誊抄答卷、胡名等一些列增加科举严肃性和避免作弊等各种措施,也对科举的举办规律和内容作了一些明确。
到了现在,科举的改革也没有停下脚步。
士农工商,之前大家都是看不起商人的。
虽然现在也还是看不起,但是态度的变化也是很明显的。
没办法,长安城中,不管是哪个勋贵,都有介入到商业,都从商业发展中获得了好处。
总不能吃着锅里的饭,砸着煮饭的锅吧?
“如果这样的话,那太子殿下您也得好好研究一下这个《国富论》。至于商人子弟参与到科举的事情,我觉得您不要轻易发表意见。
到时候孔颖达那帮人,肯定会跳出来,你在一旁看热闹就行了。”
于志宁思索了一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虽然李治的太子之位看起来已经稳固了,但是只要没有登基,一切都有变数。
现在是稳定压倒一切。
第1257章陈斌的目标
王有才出名了。
观狮山书院商学院里头,没有人的名气比他更大。
这也直接让一批学员对商学院提起了兴趣。
而渭水书院和曲江书院也是顺势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商学院。
相比格物学院的成立,商学院的成立就要简单了许多。
毕竟,教授大家商业知识的门槛,远远没有格物学那么高。
“有才,这段时间,我看你频繁的在各个书院进行演讲,给大家介绍你的《国富论》中的一些观点,这个是很有必要的。
比较,如果各个书院里头的学员和教谕都不理解《国富论》的话,外面能够理解的人就更少了。
不过,你现在有点太高调,太出名了,我觉得你可能要让自己冷静一段时间,也免得那么遭人嫉恨。”
眼看着《国富论》引起的讨论不仅没有变弱,反而有越来越强的趋势。
王富贵觉得自己有必要跟王有才好好的聊一聊。
“二叔,我也正有此意。今年楚王殿下在镇北道推广土豆种植,朝廷也在修建凉州和朔州通往镇北道的水泥路,我想去镇北道看一看,了解一下大唐跟胡人之间的贸易情况,以及这些贸易给草原牧民带来了什么影响。”
王有才能够写出《国富论》,心智自然不是一般的人可以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