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心事重重的回到家中之后,就把长孙冲叫到了跟前。
虽然李宽经常都不参加朝会,但是已经感受到李世民的去意的长孙无忌,却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如果是李治登基了,长孙无忌有许多种办法把权利揽到自己手中。
但是换成李宽的话,他就没有任何的信心了。
不仅没有信心夺取更多的权利,就是要保持现在的局面,也是非常困难了。
意识到了这一点的长孙无忌,心中其实也有点后悔。
不过,这个时候他是真的没有勇气跟李宽鱼死网破了。
因为到时候鱼可能死了,但是网没有破。
要是长孙皇后还活着,那可能情况又会有点不一样。
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说来也是奇怪,李宽这段时间尽是在折腾一些小玩意。
那个茶叶蛋就不用说了,无关紧要的东西居然在《大唐日报》上面频频露面,之后的那个刘大娘卤肉铺子也是差不多,很是受到了《大唐日报》的照顾,让人有点搞不懂。
除此之外,这几天李宽去的最多的就是观狮山书院,据说还指导化学院的人搞出了一种新式的火柴出来。”
长孙家的情报力量,还是不差的。
当然,这也跟李宽身边的这些事情,没有特别的保密必要,所以长孙冲才能搞得那么清楚。
“新式的火柴?他们的打火机作坊的生意不是很不错吗?
就连我们府上都在使用,继续搞新式的火柴,有什么意义呢?”
火柴这个东西,长孙无忌不算很熟悉,但是却也不是没有听过。
“夜有急,苦于作灯之缓。有智者,批杉条染硫磺,置之待用,一与火遇,得焰穗然。既神之,呼引光奴。今遂有货者,易名火寸。”
在南北朝时期,其实就已经出现了比较原始的火柴。
将硫磺沾在小木棒上,借助于火种或火刀火石,可以很容易的引火。
当然,这种原始的火柴跟观狮山书院的火柴作坊制作出来的,肯定是不一样的。
事实上,华夏大地的火柴,一直到了民国后期才实现了国产。
要不然火柴也就不会被叫做“洋火”了。
“是啊,我也觉得很奇怪!阿耶你看,这就是他们制作的火柴,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点火的效果却还可以。”
长孙冲说完,从怀中掏出了一个火柴盒子。
“你居然已经有火柴的样品了?”
长孙无忌好奇的接过了长孙冲手中的火柴,在长孙冲的指导下,试用了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