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平安贸易的锡矿,虽然已经喧喧闹闹的折腾了挺长时间了,文达明还是专门为它留了一篇文章。
“文郎君,这《南洋日报》以后可就交给你了。至于《大唐日报》那里,我已经写信让人带回去,到时候楚王殿下也好,骆宾王也好,应该都会同意你留在蒲罗中的。”
自己治下有了专门的报社,尉迟环的心情也是不错的。
看着一堆堆的报纸被装上了马车,准备运往各个地方售卖,尉迟环觉得蒲罗中跟长安城更加相似了。
“没问题,我会尽快培养属于《南洋日报》的写手,吸引更多的大唐士字来到南洋。今年开始,长安城各个书院都开始扩大了招收学员的规模,在好些州府,也开始筹划修建新的书院,到时候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来到蒲罗中,让这里彻底的跟大唐融为一体。”
文达明的心情也很不错。
宁为鸡头呀!
在南洋独自负责一份报纸,这种生活,也算是他梦寐以求的。
从今往后,就不再只是单纯的长安城往蒲罗中运输报纸了。
说不定,史书上还能因为这个事情留下一笔记录呢。
想到这里,文达明脸上的笑容更加爽快了。
第1209章小东西,大影响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还没有到端午,早熟的荔枝就已经出现在了广州的大街小巷。
今年是荔枝的一个丰收之年。
要是往年,这种早熟的品种,产量往往都不会很高。
但是今年却是挂满了枝头。
“许兄,听说你这几天在安排下人疯狂的收购荔枝,本来价格一路下滑的荔枝,如今不仅没有继续下跌,反而有点要涨价的意思,这是什么情况啊?”
广州城中,房镇、程刚和许昂几个在广州酒家一边喝着小酒,看着外面的江景,一边谈论着广州城内发生的事情。
像是这种聚会,基本上每个星期都会举行一次,已经成为房家、程家和楚王府在广州固定的交流方式了。
“房兄,这荔枝在广州,我们是想吃多少就可以吃到多少,但是在长安城,或者是更远的地方,他们要想吃到荔枝,就很困难了。
所以楚王殿下上个月专门来信,让我在这里修建一座罐头作坊,如今已经完工,准备制作荔枝罐头了,自然要多收购一些。”
楚王府在广州的罐头作坊,规模并不算很大。
所以许昂安排人修建的时候,并没有引起特别大的动静。
不过,现在大规模的收购荔枝,想要不引起大家的注意就很难了。
“如今甘蔗都已经种植完毕了,府上的下人们也没有那么忙碌,安排去作坊里做事,倒也算是人尽其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