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皖东怎么样 > 第四十七章 煤油灯下(第2页)

第四十七章 煤油灯下(第2页)

大襟袄的左右两片衣襟一片宽大一片窄小,大的衣襟从衣领到下摆全部覆盖小的衣襟,按照大襟边沿和系扣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右衽和左衽两种,彩云做的是大襟从左向右覆盖小襟的“右衽”式大襟袄。

第四十七章煤油灯下

她把孩子们的旧大襟袄在老粗布上铺平,然后适当放大一些尺寸,再用尺子测量,反复斟酌后,用粉笔划线进行裁剪。

她把裁好的布料铺平后,均匀地放上棉絮,然后把对应的布料放上用擀面杖碾压后,一针一线细心缝合,做出衣身和衣袖,再将衣身和衣袖缝合好。

衣扣的制作是个细活,彩云制作的衣扣是比较简单的一字扣,她先用细布条折叠缝制“袢条”,再用一根“袢条”对折成环状扣带,缝在小襟上,这样就完成了大襟袄衣扣的制作和缝制工作。

彩云把做好的衣服让几个孩子都试一试,结果很满意。给小梅试穿时,她老是低着头、抿着嘴,抑不住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

新棉袄做好后,本想让孩子们过年时再穿,可孩子们等不及,只好让玉强和玉军提前穿上,用换下来的旧棉袄给玉兰做鞋,希望孩子们过年时,都能穿上新衣或新鞋。

彩云测算了一下,有这两件旧棉袄,可以做三双布鞋,于是决定给每个孩子都做一双。

玉兰知道后,心里很不爽,觉得母亲什么好事都会想着哥哥和弟弟,只有她老是吃亏,以前还有二婶心痛她,现在由于母亲和二婶闹矛盾,对她也有些疏远了。

春节前要做好三双新布鞋,时间比较紧,彩云想玉兰已十二岁了,马上就十三了,应该让她学习针线活,学会了也能帮着一起做。

做鞋的工艺比较复杂,需要糊“布骨子“、剪样子、缝圆口、做鞋帮子、纳鞋底、绱鞋等。

纳鞋底是一个心细活,费工费时,一双鞋底密密麻麻地需要千针万线。彩云对玉兰说:“纳鞋底要先用铁锥,在鞋底扎过孔后,再用顶针箍将针线穿过去、然后从另一个孔将针线用力拽过来。”彩云一边说一边示范。

“妈,我来试试。”

玉兰接过那把木把长针的铁锥,在鞋底上使劲扎就是扎不过去,彩云笑着对她说:“傻丫头,这锥子不能硬扎,应该左右旋转向里扎。”

玉兰按照母亲说的方法,终于扎过去了。

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西北风呼呼地叫着,玉兰一觉醒来,见母亲还在做针线活,昏黄的煤油灯光下,针儿在母亲眼前闪动,线儿在母亲眼前缭绕,便对母亲说:“妈,天太冷了,您快睡吧。”

母亲边纳鞋底边说:“你先睡,快过年了,我要尽快把你们的几双鞋赶做出来。”

实行责任田以来,彩云家中的一些重体力活主要依靠发福和大头榔子,后来云凤也帮了很多忙,现在两家还开了亲,她想找个机会在一起聚一聚。

一九六三年元旦刚过,腊八节就要到了,在彩云的记忆中,凤阳好像有喝腊八粥的习俗,于是,她找到云凤:“妹子,你们那里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吗?”

“有啊,你是凤阳人,你应该知道呀!”

“有点印象,记不清了。”

“你知道腊八粥怎么来的吗?”

“好像跟朱元璋有关系。”

“没错,说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去给地主家放牛,结果惹怒了地主,被关进一个小房子里。在饥饿难忍,捉鼠充饥时,却从洞中挖出大米、玉米、豆子、花生等,于是就熬成粥喝,觉得非常好吃。他做皇帝后又吃此粥,觉得味道确实不错,凑巧那天正好是腊月初八,朱元璋就赐名‘腊八粥’。”

“今年是***后的第一个丰收年,腊八节我请你们全家过去喝腊八粥,好好庆祝一下,你看怎么样?”

“好啊,你做过腊八粥吗?”

“做过,以前两个老人就喜欢喝我做的腊八粥。”

“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