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小喇叭
三月初,公社派人到各个生产队,开始兴建农村有线广播网,给各家各户安装小喇叭。
这种小喇叭由公社专业人员统一安装,不需要征求农户意见,户主只须告之安装位置即可。安装和收听有线广播,农户不负担任何费用。
彩云家的小喇叭就安装在堂屋正中的长条案上方。
以前,大队的大喇叭是利用电话线传送广播信号的,这次公社统一架设了有线广播专用线,这种专用线实际上就是一根裸露的铁丝,各家各户的小喇叭,一端接到这根铁丝上,另一端用一根铁丝埋到地下,作为地线,这样广播信号一过来,小喇叭就响了。
小广播每天只开三次,一般早上6点到8点,中午11点半到14点,晚上是18点到21点。
每天清晨6点钟,《东方红》乐曲准时响起,人们听到歌曲就会准时起床。
每天固定的节目,有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各地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等。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样板戏选段、革命歌曲、地方曲艺和通知等。每晚的广播结束曲是《大海航行靠舵手》,接着就传来“全天播送结束,再会!”
彩云家的小喇叭装好没两天,声音越来越小,玉军开始琢磨,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它声音大一些。
他对有线广播不是很了解,只知道这种小喇叭叫舌簧喇叭,至于具体的工作原理和构造并不是很清楚。
他先给地线浇了一些水,发现声音大了一些。但过了一段时间,声音又慢慢变小了,他只好每隔一段时间,重复浇水。
当他得知,班里一位同学的姐姐在公社广播站工作时,便通过这个渠道找来一些资料,还意外得到两个报废的舌簧喇叭和一个舌簧耳机。
经过向广播站的技术人员请教和研究,玉军终于弄明白了舌簧喇叭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线圈中的舌簧片在变化磁场和永磁场的作用下振动,从而拉动小喇叭的纸盘振动,产生音响效果。
他对报废的那两个小喇叭,反复研究琢磨,觉得其中一个可能是纸盘变形的原因,造成声音嘶哑失真。
他利用做饭时锅盖上方的热蒸汽,将其熏蒸一会,再用毛巾将其抹平,风干后,纸盘就平整了,声音也恢复了正常,就替换了家中的小喇叭,声音比原来的小喇叭响了许多。
小喇叭给村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晚饭后,一家人围在一起,跟着广播学唱样板戏和革命歌曲,了解各地的新闻,有时也会联想到身边的一些事。
玉强一边听着喇叭,一边问母亲:“妈,您知道吗?李尚虎来队里借牛,要去西山耕地,准备在那里种油料作物。”
“知道,你给他准备的那三十个小木牌,他都拿走了,现在就准备雇人干活了,村里有人高兴,也有人说闲话,说这是搞资本主义。”
“西山那一百亩开荒地本来是我们村农业学大寨的成果,现在让他开油坊用,还要动用队里的耕牛,难怪别人说闲话。”
“这是陈主任拍板定的,谁敢不执行?王红兵本来就是一个官迷,拍马屁找不到门,这下好了,机会来了,还不使劲拍。”
“我觉得这种做法有点像六二年的包产到户。”
“听说他这个油坊榨出来的油只能卖给国家,如果这样的话,也是给国家做贡献,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这时,玉强用手捅了一下有翠:“你不是有事要跟妈说吗?”
有翠道:“妈,我可能又有了。”
“啊!又有了?这两天我就怀疑,没想到这么快又有了。”
玉军不解地问:“大嫂,你有什么了?”
彩云笑了:“傻小子,你大嫂又怀孕了。”
“大嫂,你真棒!”
“应该说,你大哥真棒!”玉强显然不认同弟弟的说法。
有翠有点不服气,瞪着玉强说:“你棒,那你怀一个给我看看?”
“我要是能怀要你干什么?”
“大姨妈多久没来了?”彩云不想听他们斗嘴皮子,就岔开了话题。
有翠道:“快两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