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孩子忙着给父亲烧纸,一边烧一边用木棍挑开堆着的黄纸,让其充分燃烧。
彩云把带来的米饭、红薯、红烧鱼、煮花生米,还有白酒摆在发财的坟前。
她对发财说:“孩子爸,我们看你来了,孩子们正在给你送钱,你要收好放好,该用就用,不要舍不得花,我们给你准备的有米饭,这是我们一直没舍得吃给你留的,你生前有什么好吃的总是留给我们,这一次就听我的,不要再找理由推让了。”
第三十九章想死我了
彩云把红烧鱼和煮花生米向坟前凑了凑,继续对发财说:“这些都是你最爱吃的,我还给你打了二两白酒,天冷了,喝一点暖暖身子。”
她把这些酒都洒在坟前的地上:“这鱼是玉强抓的,花生和红薯是自留地产的。现在实行‘责任田’了,大家都亲切地称其为‘救命田’,我们的‘责任田’小麦长得特别好,马上就要抽穗了,再有一个多月就要收割了。有了‘责任田’,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你就放心吧,我一定会亲手把几个孩子抚养成人……”
“妈,您在跟谁说话?”玉军好奇地打断了彩云的话。
彩云道:“跟你爸。”
“我爸不是死了吗?”
“你爸实际上没死。”
“那他在哪儿?我怎么看不见?”
“他在天堂,离这儿很远,我们看不见他,但他能看见我们,我们干什么说什么他都知道。”
“天堂上有吃的吗?”
“有,那里什么都有,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那我也要去天堂。”
“现在天堂不收你,等你做了很多大事和好事,天堂才收你。”
“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好事?”
“像你大志叔叔那样,为国家和老百姓干的事就是大事,像你爸爸那样,自己已经饿得不行了,还把饭省下来留给你们吃,这就是好事。”
“那我长大了,要干好多大事和好事。”
“到那时天堂就可以收你了。”
彩云让几个孩子给他们的父亲磕完头后,便来到玉翠的坟前,亲手点燃黄纸,给玉翠送钱去:“翠儿,你在那边好吗?妈最愧对的就是你,人说爱哭的孩子有奶吃,可你就知道谦让,来到这世上,没穿过一件新衣服,饿得撑不住时,就去喝水,快不行时,还想着你弟弟,你是个乖孩子,妈平时关注你太少……”
玉军跑到父亲坟前,把米饭和红烧鱼拿到玉翠的坟前,对母亲说:“妈,我想让二姐吃点好吃的,行吗?”
彩云把玉军紧紧地搂在怀里:“行!好孩子,你做得对,妈很高兴,做人就要懂得感恩,什么时候都不要愧对自己的恩人。你二姐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把能够救命的那口饭省下来留给你吃,你永远都不要忘了你二姐。”
玉军频频点头,彩云觉得玉军长大了、懂事了。
这时,发福扛着铁锹过来,在发财的坟上添了一些土,彩云正好找他:“庆英为那间小房间一直和我不说话,要不你在后院建个厢房,以免她老是耿耿于怀。”
发福道:“也好,反正在自家后院建,不影响别人,现在正好是农闲,过两天就动工。”
“你和庆英好好商量一下,别说是我的主意,以免再生是非。”
“这个我知道,你放心。”
动工那天,彩云也过去帮忙,她主动找庆英说话,庆英还是不依不饶地冲着彩云嚷嚷:“别以为我盖房子了,你就可以长期霸占我那间房子,你一天不给,我就让你一天不得安宁。”
房子建成后,彩云也过去帮着收拾,发福和庆英把床搬到新建的东厢房,前面两间正房的隔墙已拆除,显得宽敞许多。
清明节后,进入育秧、栽秧时节。实行“责任田”后,从耕田、耙地,到稻种的浸泡、播种,都由各家各户独自完成,这些体力活和技术活,彩云家没人能做,只能依靠发福。
发福除了自家的农活外,还要外出做木匠活,只能起早贪黑帮彩云做这些事,常常是鸡叫头遍就起床,晚上别人都睡了他还在忙,彩云能做的就是给发福当个下手,做点吃的带到田头给他加个餐。
小麦成熟了,沉甸甸的麦穗在微风吹拂下,互相磨擦着,发出嗦嗦的响声,彩云取下一个麦穗用手搓了搓,将饱满的麦粒放到嘴里嚼一嚼,满嘴都是清香。她站在自家“责任田”前放眼望去,田野里一片金黄,像晚霞映照下的潮水般随风起伏。
小麦就要收割了,栽秧也快开始了,紧接着就要进行田间管理,一年最忙的三夏时节已经来临。
“妈,我们学校明天开始放忙假,我想和您一起下地干活。”玉强对母亲说。
彩云听了很高兴:“好啊,我正犯愁呢,现在既要割麦子又要栽秧,这十多亩地靠我一人还真不行,忙假放多少天?”
“两周,六月十一日返校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