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对意大利和阿比西尼亚帝国的战争不太感兴趣。埃塞俄比亚地区距离西班牙太过遥远,西班牙也基本插不上手,自然没有必要进行太多的关注。
从吞并摩洛哥开始,西班牙政府制定了比较周密的同化计划。
因为绝大多数摩洛哥平民都是白人的原因,这些人种并不被西班牙人排斥。只要他们愿意接受天主教的信仰,并且学习西班牙语,他们就被视作西班牙人的一份子。
为了让这些摩洛哥人不再排斥加入西班牙这个大群体,卡洛打算从文化方面入手,给摩洛哥人量身定做一本摩洛哥历史。
有一句话说得好,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
西班牙作为胜利者,自然有权利书写摩洛哥的历史,让所有摩洛哥人了解更加正确的历史知识。
摩洛哥人是非洲独一无二的白种人,这也是西班牙所有文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切入点。
摩洛哥人信仰穆斯林也不算什么大事,毕竟西班牙在收复失地运动之前,大片国土也被异教徒占领。
只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西班牙国内就发行了多本关于伊比利亚半岛历史的书籍,其中最著名的一本书叫做《伊比利亚民族融合史》,这本书详细讲述了近千年来伊比利亚半岛的历史,并且大胆的提出了一个提议,那就是伊比利亚半岛的所有民族包括摩洛哥的白色人口,大家都应当属于同一个民族,也就是西班牙。
西班牙并不指代一个单独的民族,而是伊比利亚半岛所有民族的混称。
这样的说法看起来很大胆,但如果仔细思考的话,其实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不同的民族是怎么来区分的呢?大致上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文字和民族风俗来划分。
就比如英国人和法国人,他们的语言文字完全不一样,生活习俗也有较大的差异。只要稍微了解这两个国家民族的习俗差异,然后再和两个未知身份的英国,法国人接触,就能很明显的区别它们分别来自哪一个国家。
但要是将英国和法国人换成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如果不对这两个民族有着较为详细的了解,短时间内是无法分辨出来的。
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的区别不大,更像是不同地区的方言差异。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生活习俗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毕竟这两个国家紧密相连,经纬度也是相差不大的。
甚至就连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历史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是在伊比利亚收复失地运动当中逐渐统一并且形成现在的疆域,在统一之后又开创了殖民时代。
在西班牙建立日不落帝国的时候,葡萄牙的海上殖民也搞得风生水起。在西班牙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失去美洲殖民地的时候,葡萄牙的殖民地也在不断的丢失。
正是这样的原因导致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高度相似,说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是相近的民族还真的不是乱说。
至于摩洛哥人,摩洛哥人和西班牙人的区别肯定比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区别更大。
但问题是,相较于葡萄牙来说摩洛哥的受教育情况更加糟糕。说白了就是,大部分摩洛哥人根本不清楚自己国家的历史。
或许通过摩洛哥人之间的口口相传,他们一定程度上了解几十甚至上百年前发生的事情。
但更久的事情摩洛哥人是不太清楚的,他们自然也不清楚摩洛哥这个民族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以及摩洛哥为什么是非洲唯一一个白人为主的土著国家。
既然摩洛哥人不明白,那西班牙就有责任有义务让他们明白。
摩洛哥殖民地组建一个半月以后,人民政府宣布会在全摩洛哥的范围内实行两年义务教育,让摩洛哥的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免费进入学校学习两年时间。
至于那些已经成年的摩洛哥人,他们也可以选择通过义务劳动的方式免费获得进入培训班的机会。
只需要为殖民政府工作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获得进入培训班的机会。培训班除了教西班牙语和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之外,还会教授摩洛哥人关于摩洛哥和伊比利亚的历史,让他们摆脱文盲的身份。
这些摩洛哥人毕竟是要同化的,西班牙对他们的压榨也不会太过苛刻。
在他们为殖民政府工作的期间,他们也能获得殖民政府发放的酬劳。虽然比不上西班牙人工作的酬劳,但相较于那些非洲土著来说,他们的收入要翻好几倍。
将摩洛哥人的待遇和非洲其他土著区分开来,这也是分化西班牙殖民地的土著的一种方式。
如此一来,摩洛哥的这些白人就注定和非洲的其他黑人土著搞不到一块去。再加上西班牙的同化手段,这几百万摩洛哥人最终只能乖乖的加入西班牙的国籍。
在同化工作进行的同时,摩洛哥殖民政府也在逐渐地转移当地的摩洛哥人口。
以摩洛哥的面积来看,容纳几千万的人口是轻轻松松的。后世的摩洛哥都拥有接近四千万的人口,更别提是在西班牙控制下的摩洛哥了。
当然,卡洛也不会过度压榨摩洛哥地区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