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过《庆州大顺城记》的人物,曾去过诸多地方,被范仲淹看好,于国子监深造。
这样的人带着程颐,国子监教谕自是允许的。
小包勉蠢蠢欲动,他也想出去走走。
他一心动,赵昕跟着心动,赵昕能出汴京城吗?
自是不行的!
小包勉虽然年纪小,但是最基本的东西还是知道的,若是今日把赵昕给带出汴京城,官家会疯了的!
除非官家再生一个儿子,不然,赵昕出不去的。
包勉收敛了自己想要出去的心。
这般,在国子监的生活再次安稳下来,看见韩亿后,询问一下韩亿的身体,甚至偶尔瞧见程颢,也会对程颢交代,让程颢稍稍费心一些韩亿的身体。
诸如饮食,作息。
还有定期去体检。
这些事情于程颢来讲,是作为一个类似弟子的人应该做的。
他自是应了下来。
于是,韩亿不仅要应对包勉的:您今吃了没,身体如何了。
还得应付程颢。
程颢要比包勉严谨,小小年纪,做事儿一板一眼的,比他这个正儿八经的老头子还像老头子。
韩亿为了扭转程颢的性子。
带着程颢去卖臭豆腐。
程颢……
他出身还算不错,没在市井上做过生意。
对于市井上的生活,人间烟火,理解的并不深刻。
他心里藏得都是如何匡扶大宋。
如何能让自己的学识被帝王欣赏。
初次站在集市上。
瞧见韩亿跟左右摊主熟练聊天。
内容也都是一些家长里短。
比如东家的儿媳妇生孩子不下奶,韩亿还会插嘴两句,说一下下奶的食谱。
比如:芝麻,茭白,猪蹄,鲫鱼豆腐,骨头汤。
说的那是门门是道。
又比如西家摊子的摊主是个年轻小娘子,会说一些家婆的坏话,程颢皱起眉头,想说这样是对长被不礼貌。
若是在朝这般,可是要被言官弹劾的。
然而,根本没有他插嘴的机会。
韩亿这个前丞相甚至会给这位小妇人出主意,怎么应对婆子给出的难题。
程颢震惊,程颢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