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怪家里的老爹不了解汴京风向。
小包勉听着有些遗憾,若是苏子瞻的弟弟跟过来,他就有多了一个了不起的朋友。
赵昕见包勉跟苏子瞻脑袋歪到一起。
立马凑了过来,强势参与话题:“你们在说什么?”
“说新政……”苏子瞻开口。
包勉点了点小脑袋,对的,说的是新政。
赵昕看一眼包勉又看一看苏子瞻:“你们说说,我听听。”
沉迷读书的王祁凑了过来。
他对新政不新政的不感兴趣,他想学习当大将军排兵布阵,但是他发现国子监里一本跟打仗有关的书籍都没有。
想要了解情况都没办法。
那些兵书呢?难不成大宋不需要武将?尤其是现在敌人环绕啊,是时候出现一些会排兵布阵的了。
但是国子监这么大的地方都找不到,不理解。
于是只能参与话题。
几个人再次因为新政说起来。
程颐回到宿舍后,面对的就是五个小脑袋凑到一起的现状,明明都还那么小,但是说起新政来头头是道,鞭辟入里,角度神奇。
程颐走到自己小书桌前,拿了些纸笔,往国子监莲花亭走去。
程颐进来又出去。
打断了深入讨论的氛围。
几个小脑袋往外瞅一眼。
话题骤然改变。
中心人物变成了程颐。
小包勉听着叽叽喳喳的一片,想到日后程颐的作为,想说什么,又突然发现,在座各位都非常有本事啊!并不比程颐差多少。
也不对,程颐的学术思维,影响是更多范畴。
什么灭人欲!
不行不行!
对美食的渴望也是一种人欲,为何要灭了。
想到后世人或许要遵循程颐的学说过日子。
包勉的胃就疼起来。
只是,他还不知道如何改变一个人。
算了……
等他长大以后再说。
这般,九月匆匆过去。
十月如期而至。
小包勉有了再次叫名字的机会,对休沐有了期待。
他想回家带统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