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一个村子依旧只有桑树,路上遇见老农,老农距离他们远远的。
包拯走了七八个村子,黑脸更黑,桑树代表经济作物,他不反对种植,但是现如今棉花产量要比桑树高,而且经过诱导突变的棉花在抗旱上更有功效。
价格虽然被朝廷控制没有太贵,但是……
产量高啊!
大宋算不上穷,不然不会往西夏跟辽国送岁币。
但是也并非富裕,最起码底层百姓依旧吃不饱穿不好。
棉花跟土豆红薯,都是想让百姓们有活路走出来的第一步。
谁料,第一步就这般曲折。
夜色降临时,包拯坐在马车返回。
一路颠簸,到了客栈,黑脸发黄,公孙策脸色也不好看,不过,更多的是对当地官员的厌恶。
又是一日,包拯继续带着公孙策去巡视。
若是只有几个村子,他们心情不那么糟糕。
连续巡逻几次,包拯即使敷粉都掩盖不住他的黑脸。
这日,刚想出去。
有金陵当地的官差将客栈围起来。
包拯皱眉,跟公孙策对视一眼,这些官差突然来客栈,是硬核原因,为何突然来了。、
“查!”
为首的官差伸手一挥,这些人推开挡道的百姓,朝着里面冲进去。
在背诵如何养蚕的一群孩子吓得脸色发白,径直看向包勉。
包勉朝外看去,瞧见好些的官差。
……
“他们是不是找我们的?”
脚上的伤好了许多的男孩抿了抿嘴唇,无措说道。
这几日在客栈休息的很好,吃的也好。
他们睡觉时还有被子盖,每日都会有水擦拭身体,就连头发上的跳蚤都被洗了下来。
这种神仙般的日子,要过去了。
“我们会说自己偷偷藏在这里的,你们不知道。”
男孩又说。
包勉摇头:“不用,叔父会处理的。”
这些比包勉还小的孩子眼里闪过迷茫,岁数最小的,眼睛变红,眼泪啪嗒啪嗒在脸上流淌,看起来可怜极了。
外头传来拍门声。
包勉皱眉,走到门前,刚想往外看一下情况,就见白玉堂拔剑站在楼梯上。
“都干什么,上面住着是我家公子,若是胆敢把人给吓到,小心脖子上的脑袋。”
白玉堂说着,靠在栏杆,用手里的剑挡住上去的路。
这些官差显然知道什么,直接朝着白玉堂冲过来,白玉堂站在楼梯狭窄的地方,灵活的很,一个人将所有的官差都给挡住。
“你是何人?”
为首的官差脸色发黑眼带提防,站在楼梯,不敢上前,举刀对峙。他完全没想到这里竟然还有硬茬。
“我是你爷爷!”
白玉堂自是不会暴露名讳,包大人都没现露身份,他自然不会做出什么暴露身份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