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执念场
金浅浅的第二次治疗很快开始了。
上一次治疗的最后关头,孟杳然本打算出手,但她收到了执行环中传来的提示——用户即将苏醒。
通常来说,梦境在脱离阶段已趋于稳定,不会发生剧烈冲突。
但她还是习惯等到最后一刻才退出。
对她来说,每一次放弃介入,都是对潜意识边缘风险的容忍。
针对大多数短睡眠者而言,通梦仪的治疗一般需要三次。
前两次,执梦者的任务是进入梦境,在用户的意识深层中识别并定位情绪源头——
那些被压抑的执念、未了的情感、扭曲的恐惧,或者根植太深的潜意识幻象。
在这些位置上放置“梦蚁”,等同于在神经回路中打下标记。
现实世界中的配对仪器会利用特定频率对标记区域进行微电刺激,使那段记忆淡化、模糊,情绪反应随之削弱,从而达到一种温和遗忘的效果。
而最后一次梦境干预,才是验证结果的关键——梦境是否稳定、情绪是否解除、人格是否能够顺利自洽。
执梦者只负责识别和标记,至于相关的植入机制与后期处理都有技术部门负责,他们无权知晓。
南柯科技实行严格的信息隔离制度,每个岗位如齿轮一样精密地运转,彼此之间几乎无交集。
所有员工都签署了保密协议,一旦泄密,不只是丢掉工作的问题,恐怕连从这世界上消失都不算夸张。
孟杳然等了有一会儿,但金浅浅的配对仪器迟迟未启动。
难道她又要像上次那样,在清晨突袭?那今天安排的训练计划又得延期了。
正当她思忖,设备忽然亮起,执行环发出指令同步提示。
孟杳然深吸一口气,调整状态,唤醒精神模块。
执行环开始稳定脉冲信号,意识连接通道同步扩展。
确认金浅浅已进入深度睡眠后,她随即切入。
梦境中,一声撕心裂肺的尖叫在耳边炸开。
“放开我!”
意识刚刚聚拢,孟杳然便看到金浅浅被三个人拉扯着,拼命挣扎。
三人的脸模糊不清,像是被潜意识有意抹除,化作涌动的阴影。
这种现象意味着梦主的记忆仍处于强烈的压抑状态。
孟杳然盯着他们,努力辨认。
光影交错间,她终于看清了一点细节——其中一个男人的左脸上有颗显眼的痦子。
是上次梦境中出现的那伙人。